
眼下,正是香菇上市时节。记者日前走进迁安市杨各庄镇吉明庄村的香菇大棚里,只见一簇簇鲜嫩的香菇长势喜人,管理人员正忙着采摘,而棚外的工人正忙着装车。“这是第一茬蘑菇,已采收了4万斤。我家的香菇肉厚、耐储、耐运,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大棚的主人刘德华告诉记者。
“这块地有60余亩,共40多个香菇大棚,每个棚的蘑菇长得都很好。”香菇大棚的主人刘玉国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地。几年前,一直在外做生意的他了解到特色农业效益不错,便回村在废弃地上搞起了蘑菇种植。没想到,由于他种的蘑菇质量好,产品供不应求。到目前,40多个棚共摆放菌棒22万棒,今年可采收5茬蘑菇,预计可实现收益130万元。
记者正在参观时,忽然棚内下起了“小雨”,而棚外却是晴日当空。“这是我们采用的微喷技术,正在给蘑菇加水。”看到记者满脸疑惑,刘德华解释说,大棚内除了安有微喷设施,种植的品种也以地栽18号香菇为主,菌棒采用的是阔叶硬质木屑,既保证了质量,也使得香菇方便储存和运输。
“在这60多亩废弃地上,我安排了村里30多个人就业,其中一些人看到蘑菇种植效益客观,明年准备自家生产。相信不久的将来,吉明庄村将成为一个蘑菇专业村。”刘玉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