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 芳
在上交所发布的《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情况分析》报告中,有部分公司被以“某公司”的形式出现在报告中。其中提到一家公司,发95亿元公司债刚过一个月,就拿出自有资金40亿元用于购买1-2年理财产品。而据《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得知,这家公司是" 海螺水泥(" 600585," 股吧)。
发债95亿投资理财40亿
根据上交所" 研究报告称,“部分公司存在借助上市公司有利的融资平台,利用公司债或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获取廉价资金并倒卖赚取利差的可能性。比较典型的是某公司刚于2011年5月发行了95亿元公司债券,将以1:1的比例分别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但6月份即决定以40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期限为1-2年的理财产品,其债券融资的理由受到媒体质疑”。
查阅海螺水泥公告显示,在2011年5月11日公司发行95亿元公司债得到" 证监会的批准,债券的期限为5年期和7年期。然而,在发债后的一个月,即6月14日,该公司将总额为40亿元的经营资金用于理财。其具体用途为:与安徽国元" 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5%;与四川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资金7.5亿元,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公司购买7.5亿元中银集富专享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期限为18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
从上述" 数据可以看出,海螺水泥投资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要高于该公司发债应付的利率,但是,结果是否像海螺水泥预期的那么好呢?
投资理财产品得不偿失
2012年6月19日,一年期的投资理财期限已到,海螺水泥收益如何呢?
公司公告称,公司将2011年40亿元理财产品全部回收,获得理财净收益合计约1.54亿元。整体计算一下,上述理财产品年收益率约为3.85%,明显低于公司发债时所附的利率,也就是说,40亿元理财产品所获收益甚至不能冲抵公司等额债务的利息。
根据海螺水泥之前发债公告显示,5年期和7年期两个品种债券的票面利率分别为5.08%和5.2%,即海螺水泥每年为95亿元公司债支付的利息额约在4.8亿元以上。以此计算,上述4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的闲置资金换做公司发债的40亿元,海螺水泥每年需要支付利息超过2.03亿元,远远高于获得的理财净收益1.54亿元。虽然,这笔高达40亿元的自有资金被海螺水泥否认是发债获得的资金,但是,前脚发债后脚就大手笔投资,在投资者看来,这么做很难不被怀疑是用发债资金来进行的对外投资。
从上述这笔账可以看出,海螺水泥巨资投资理财产品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