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财金专讯 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期而至,商业银行间的资金争夺也更显激烈。在7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大战中,城商行继续保持增速第一,并在发行量上劲增34.4%,首次超过国有大行,成为仅次于股份行第二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主体。
据普益财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商业银行共发行2485款个人理财产品,较6月增加306款,增14.04%。其中,股份制银行共发行994款,环比大增112款,增12.7%;城商行共推出684款产品,与6月相比增加了175款,大增34.4%;而国有大行发行了604款产品。
数据显示,今年7月股份制银行理财市场占比从40.48%滑落至40.00%,国有大行的比例大幅下滑3.69个' target='_blank' >百分点至24.31%,而城商行占比则扩大了4.17个百分点至27.53%。
具体来看,7月份大多数城商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 target='_blank' >包商银行以94款的产品发行量位居城商行之首,' target='_blank' >上海银行和' target='_blank' >江苏银行分别以54款和48款的发行量紧随其后。
在利率市场化情形下,由于不具备大型银行在网点和规模上的优势,城商行除将存款利率上浮10%外,还纷纷抬高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保持在资金争夺战中处于有利地位。
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城商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达4.99%,部分城商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保持在5%左右。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 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毛恩知认为,城商行网点数量少、自助银行数量少、分支机构相对集中,在吸收存款、对公信贷业务等方面不能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相抗衡,发展理财业务是城商行目前较为可行的策略。 (中证)
着眼长期投资各国' target='_blank' >央行仍大举增持
第1财金专讯 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为990.0公吨,相比2011年第二季度的1065.8公吨下降7%。黄金需求的下降,部分由于去年需求格外旺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严峻的全球经济环境。在这种背景下,黄金的表现符合预期,扮演了价值储藏和流动性来源的角色。
按价值计算,今年第二季度黄金需求保持相对稳定,达5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16亿美元。第二季度黄金均价为每盎司1609.49美元,同比上涨7%。
报告指出,中国的投资和金饰需求为144.9公吨,相比去年第二季度的156.6公吨下降7%。由于金价走势不明,中国投资者趋于谨慎,投资需求同比下降。
印度的投资和金饰需求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94.5公吨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181.3公吨。
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促使欧洲投资者更加坚定了黄金具有资产保值属性的一贯信念。零售投资者对金条和金币的需求同比增长15%,达到77.6公吨,比5年内季度平均需求65.2公吨高出19%。
第二季度官方机构需求达到创纪录的157.5公吨,比2011年同期翻了一番多,占全球黄金需求总量的16%。第二季度增持黄金的央行包括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以及菲律宾、俄' target='_blank' >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的央行。
世界黄金协会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郭博思(MarcusGrubb)指出:“黄金的表现反映了经济环境依然严峻。然而,黄金作为资产保值工具和流动性来源的基本属性并未改变。这一点可以从各国央行的举动中看出。作为长期投资者,各国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以实现储备资产多元化并避免过分依赖一种或多种外汇货币。” (易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