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首批“90后”走上工作岗位,在经历了实习期后,眼下不少人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资。记者采访比较了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首份薪金到现在的“90后”们,透过半个世纪尤其是近十年中国经济的告诉发展,人们对金钱观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本土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无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海归回来的,无论是白手起家还是有“老爹”相帮的,他们对待第一份工资的态度无一不烙下了很深的时代印记。晒晒大家的第一份工资,品味一下不同时代职场新人的集体回忆,或许会让我们对物欲的掌控更加从容。
“50后”
首份工资用得最小心翼翼
在不少人眼中,“50后”是充满磨难的一代,这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上山下乡,沐浴过改革春风”,幼年或童年时期的“三年自然灾害”,将饥饿的烙印深深留在他们心里;少年时期,政治、阶级、集体主义取代了文化和知识,在他们的青春中,画下了不可磨灭又浓墨重彩的一笔。
“50后”的第一份工作大多是国家分配,其中,轮到“上山下乡”的青年知识分子不得不远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个时代的零售业并不发达,没有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也同样不存在时尚品牌云集的百货商场,但经历过贫穷、饥饿的“50后”,却养成了保守的消费习惯,相较于“花费”,他们更愿意“存钱”,此外,与兄弟姐妹们共同成长的他们,也较独生子女更懂得分享与给予。
故事
第一份工资:就想着攒钱买土特产带回家
马师傅1957年出生,初中毕业后,被分配至崇明农场当木工、造房子。当时,工友们第一个月的工资都是18块钱,不算太多,“其中九块钱用来买一日三餐的饭票,这算是吃得比较省的,四块钱用来买日用品、肥皂等,剩下五块钱,把它存起来,回家前买点特产带回去。
70年代中期,崇明岛上唯一的小卖部位于岛的上埠,从马师傅工作地点步行过去,至少得花上一个小时,“花上几毛钱坐公交又不划算,所以基本不会有其他花销。 ”马师傅不抽烟、不喝酒,平时每月几乎没有额外支出。
马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从崇明来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块8毛钱,相当于1/6的月收入,因此,勤俭的他三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会买上大包小包鲫鱼、黄鳝等当地土特产带回家,与父母、兄弟姐妹们共享。
工作第一年,马师傅几乎没有任何应酬支出,直到第二年,他的工资涨到了27块钱,才偶尔买些小酒和土特产,用煤球炉烧些小菜,与室友小酌聚餐。尽管生活艰辛、物资相对匮乏,但在马师傅看来,那样的纯真年代再也回不来了,所幸的是,艰难岁月里却萌生出了质朴的爱情,这段缘分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