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中国银行业不够“绿”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由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完成的《(,)业绿色度状况评估》(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指出,绿色信贷实施至今,中国银行业建立了较为普遍的绿色信贷理念和信贷管理政策,但在具体执行中却缺乏贯彻力度,导致银行业绿色度水平整体偏低。为此,在绿色信贷的推进中,需将环境风险评估与金融风险评价体系有效融合,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综合利用多种政策资源,建立绿色信贷政策激励机制 绿色度水平整体偏低 据悉,《报告》评估对象为201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由' target='_blank' >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完成的《' howImage('stock','1_601988',this,event,'1770')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业绿色度状况评估》(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指出,绿色信贷实施至今,中国银行业建立了较为普遍的绿色信贷理念和信贷管理政策,但在具体执行中却缺乏贯彻力度,导致银行业绿色度水平整体偏低。为此,在绿色信贷的推进中,需将环境风险评估与金融风险评价体系有效融合,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综合利用多种政策资源,建立绿色信贷政策激励机制

绿色度水平整体偏低

据悉,《报告》评估对象为2010年在中国市值排名前50位的中资银行,涵盖3家政策性银行(纳入国开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2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6家农村商业银行。评估参考信息来源于各银行2011年11月30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在媒体上发布的与绿色信贷相关的信息。

为了直观反映银行绿色信贷实施成效和信息披露水平,本次评估选择了五个变量作为衡量指标,它们分别是:绿色信贷战略、绿色信贷管理、绿色金融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沟通与合作。评估结果根据指数的差异,采取百分制打分,将银行执行绿色信贷情况分为五个等级:A级(80分以上);B级(60-80分);C级(40-60分);D级(20-40分);E级(0-20分);N表示没有披露任何相关信息。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银行绿色度水平整体偏低。排名前50的中资银行中,只有12%的银行全面执行了绿色信贷政策,制定了和绿色信贷有关的战略,且在绿色信贷管理、绿色金融服务、组织能力建设以及沟通和合作方面都采取了行动。一半以上的银行在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方面情况不佳。其中,42%的银行等级为E,即评分不足20分,表明这些银行在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方面只采取了少量的措施或提出了绿色信贷有关的理念但并未采取任何措施;18%的银行没有任何和绿色信贷有关的信息。

《报告》表明,绿色信贷理念已普遍建立,但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从评估的五个一级指标来看,绿色信贷战略得分最高,绿色信贷管理和绿色金融服务得分较低,说明多数银行已经有了和绿色信贷有关的认识和理念,但尚未将绿色信贷政策落实到执行层面。组织能力建设得分最低,只有极少数的银行能够按照绿色信贷的要求健全组织框架且加强相关的能力建设。

从各类银行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情况来看,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整体表现良好,其中3家获得B级,综合得分在70分以上;2家获得C级,得分在40-50分之间。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征不明显,评估结果分布于各个等级。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表现不佳,绝大部分分数不足30分,评估结果在D级以下。

“从绿色信贷战略、绿色信贷管理、绿色金融服务、组织能力建设和沟通与合作五项一级指标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各项得分上表现都较好,他们已普遍建立了绿色信贷战略,并从信贷流程角度开始对绿色信贷进行管理、开始尝试探索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还仅局限在提出理念的层面。”《报告》指出。

绿色信贷战略广泛建立

根据环保部的解释,绿色信贷是指利用信贷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及实践,其通常包括三个核心内容:一是利用恰当的信贷政策和手段(包括贷款品种、期限、利率和额度等)支持环保和节能项目或企业;二是对违反环保和节能等相关' 法律法规的项目或企业采取停贷、缓贷、甚至收回贷款等信贷处罚措施;三是贷款人运用信贷手段,引导和督促借款人防范环境风险,履行社会责任,并以此降低信贷风险

评估结果显示,排名前50的中资银行中,有六成以上的银行在公开信息中明确表示积极贯彻绿色信贷政策,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和三家政策银行全部都提出了和绿色信贷相关的理念。其中,一些银行已将绿色信贷政策作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详细的理念、执行框架和目标。如建行确立了“以实施绿色信贷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以实施绿色信贷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思路。交行2008年3月启动“绿色信贷工程”,确定了绿色信贷的具体标准,树立“绿色信贷”在信贷工作领域的核心地位。2011年4月,工行向全行下发《绿色信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将推进绿色信贷作为该行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之一。

据' target='_blank' >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内25家规模较大的银行金融机构中已有13家发布了绿色信贷规范文件。

绿色信贷管理有所不逮

“自2007年开始,江苏、浙江、河南、黑龙江、陕西、山西、青海、深圳、宁波、' target='_blank' >沈阳、西安等20多个省市的环保部门与所在地的金融监管机构联合陆续出台了有关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研究馆员王砚峰表示。

评估结果显示,多家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在各自的信贷政策中加入了绿色信贷内容,明确了对授信企业和新建项目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行业的贷款。同时,在信贷流程操作层面,银行将绿色信贷理念根植于信贷管理流程的各个阶段,包括对新增贷款增加环境风险审查,加强贷后环保调查和监控和信贷退出等。其中,实施最为广泛的是环保一票否决的信贷审批制度,即将环保情况作为考核新增贷款的重要标准,对环保不符合或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予贷款。例如,工行提出的“环境一票否决制”,即指“以符合环保标准为基础,严格信贷市场准入条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与本行绿色信贷标准,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项目一律予以否决。”采取类似制度的银行还包括建行、中行、农行等。除了信贷审批制度以外,银行还将环保情况作为贷后调查和监测的主要内容,制定退出机制,对不符合环保标准或发生违法环境事件的项目或企业实行贷款限制或退出。

在执行层面,部分银行通过实施“名单制管理”的方式,对符合产业政策或环保要求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对于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的企业限制贷款投放。为了精细化管理,银行通过对授信客户进行环保分类和标识管理,加强授信中的环境管理。如交行将授信客户按环境影响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大类七小类,实现客户环境标识分类管理。

然而,《报告》指出,“环保一票否决”、“名单管理”等制度在银行业的建立虽然已是绿色信贷政策的重大突破,但其只限于事后惩罚而非事前防范,只有极少数银行能将绿色信贷管理措施覆盖到整个信贷管理阶段。

“从当前银行业通行的客户授信评级指标可以看出,评级指标还是以企业财务数据为主。即使有些银行会考虑环境风险,但由于其缺乏相关的评估技术和数据,使得评估大都以环境合规评价取代了环境风险定量评价,导致环境高风险企业、环境合规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在现有项目信贷评估模型下进行的评级结果可能毫无差别。”《报告》称。

据2011年4月出版的《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

披露,一批逐利而不关注环保责任的银行是2010年' howImage('stock','1_601899',this,event,'1770') 紫金矿业(' 601899,' 股吧)污染事件的背后推手。

《报告》则指出,银行公开的绿色信贷相关信息基本是“报喜不报忧”,外界很难看到银行对环境违法客户贷款情况的相关数据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就此表示:“这种隐蔽在污染事件背后的投资环境伦理问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两高一剩”贷款余额占比仍高

'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行长' target='_blank' >马蔚华在“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曾说:“银行肩负配置信贷资源的使命,信贷投到哪里就支持什么样的产业。”

“银监会的官员也强调在"十二五"期间,银行系统将大力推动绿色信贷,但是,当前银行的信贷结构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今年4月出炉的《2012中国绿公司百强报告》指出。

从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投向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制造业(占比27.6%)、个人贷款(占比23.5%)及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2.8%)。其中,制造业增速最快,接近30%。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持续增加。

“部分银行公布了其年度对"两高一资"项目贷款的情况,但公布相关信息的银行较少,且在公布的数据中多数存在统计口径不清、时效性低等问题。”《报告》指出,“对已得数据的分析发现,"两高一资"项目贷款余额占比依然较高,这一现象在城商行中尤为突出。”

《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显示,上市银行中对“两高”行业贷款进行详细披露的银行仅有4家。

绿色信贷项目贷款占比较低

“2007年以来,银行逐渐加大对节能减排、新能源等国家政策鼓励领域的支持力度,大致将"工业节能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产业链"列为重点支持项目。由于国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节能环保贷款情况统计口径,因此缺少全国的总体统计数据。”《报告》表示。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末,仅国开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6家银行的相关节能环保贷款余额已逾1.9万亿元。

据四川银监局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全省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余额1458亿元,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90.6亿元,增幅达68.1%。其中,节能项目贷款412.5亿元,再生能源项目530.1亿元,清洁生产项目413.9亿元,环保工程项目54.1亿元,其他项目47.4亿元(包括循环经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节能、再生能源和清洁生产项目贷款占整个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的93%。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截至2011年5月末,上海市绿色低碳行业贷款余额286.04亿元,较年初增加17.78亿元,同比多增7.58亿元,增长9.64%,增速同比上升7.21个' target='_blank' >百分点;比2008年末增加54.64亿元,增长23.61%。

但从' target='_blank'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1年商业银行贷款主要行业投向来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贷款余额占比总体不超过8%,且是唯一一项新增贷款占比比上年末减少的领域。

《2012中国绿公司百强报告》指出,对于新的绿色产业,银行仍存在着观念、技术、产品、方法、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报告》建议“综合利用多种政策资源,建立绿色信贷政策激励机制”,具体而言,“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建立金融支持节能环保改革发展的专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发挥宏观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建立银行金融机构支持节能环保建设的政策约束激励机制”。

《报告》还建议加快建立发挥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政策资源,共同支持绿色信贷发展的有效结合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不同环保项目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报告》称。

《报告》还从风险补偿和保障的角度提出建议:“积极探索建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完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加大融资担保对环保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政府奖励和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有实力的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环保项目融资担保。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绿色信贷保险,积极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

产品开发动力不足

从评估结果来看,在资产排名前50的银行中,只有极少数商业银行提出鼓励在绿色金融方面进行创新的明确政策,其他银行对相关业务的开展或产品的认识和推动都较为有限。

“由于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政策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也只有少部分银行开始尝试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报告》指出,其中,涉及最多的是能效融资类产品,如'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推出的专为节能、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的气候变化类融资产品以及以污染物初始排放权作为贷款抵押物的融资产品;中国银行推出的基于清洁开发机制(CDM)的节能减排融资产品;'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开发的针对节能减排项目融资的法国开发署能效融资方案。

在碳金融领域,部分银行也已开始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并尝试性地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提供与碳交易相关的服务。招商银行推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融资综合解决方案和浦发银行开发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财务顾问方案,都是通过联合专业的国际机构,为国内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发、交易和管理提供综合服务。

除了为大型机构或公司提供绿色金融产品以外,部分银行还开发了专为个人、家庭及中小企业设计的绿色金融产品,如' howImage('stock','2_002142',this,event,'1770') 宁波银行(' 002142,' 股吧)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无抵押无担保”的绿色贷款,中小企业仅凭“绿色通行证”即可获得贷款支持;招行推出了生态楼房“绿色按揭”和“绿色车贷”等产品。

然而,山东银监局副局长王朝弟近日撰文指出,当前,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难以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绿色信贷产品的设计不仅要吸取传统信贷产品的成功经验,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要体现环境与社会责任意识。但目前绿色信贷产品仍然停留于探索阶段,受制于技术和人才的制约,产品种类有限,制约了绿色信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比如,在拓宽绿色信贷项目范围,探索碳金融服务、开发能效贷款、设计与可持续金融产品挂购的理财产品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发展。”王朝弟表示。

《报告》建议银行创新符合环保项目模式、属性和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转变过去银行倚重于抵押品的融资模式,探索通过排放权抵押、清洁发展机制(CDM)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保理等方式扩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增强节能环保相关企业融资能力。”

金融手段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有效建立和污染物减排,是产品创新的一大方向。

“当前,以将企业环境信息纳入' target='_blank'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切断环境违法企业资金链的做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实现了绿色信贷的阶段性目标。下一阶段,环保部门要积极与银行金融机构广泛合作,运用金融市场有效推动污染物减排。目前,在山西、绍兴、嘉兴等省市,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将排污权作为抵押物的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工作。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浙江省累计排污权抵押贷款129笔,贷款额度已达6.2亿元。”《报告》表示,“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将其引入到排污权交易市场,使其真正参与到排污权的买卖中,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有效建立。通过金融机构的介入,可以实现排污权交易对象范围和实施区域的不断扩大,以此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容量优化配置的目标。”

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滞后

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只有部分银行对其员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绿色信贷培训,并通过编写资料、建立专家库等方式提高员工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大多数银行并未针对性开展绿色信贷相关培训或在提高人员能力方面采取专门措施。

另外,组织专门团队对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提高银行组织能力的重要措施。一些银行已开展了此类研究,其中,部分银行是在其常规研究中对绿色金融和绿色信贷领域有所涉及。

就组织建设而言,《报告》认为,从长远来看,银行需要主动健全组织机构,以统筹可持续金融业务的经营和管理,确保绿色信贷战略的有效实施。在这方面,评估结果显示,各家银行在这方面实践较差,大多数银行对绿色信贷的管理分散,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iPhone 4发布会周五召开 或召回或改良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