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财经媒体上时常出现“ETF”这个词,但有些人对于ETF究竟是什么,却不太清楚。
ETF(ExchangeTradedFund)直译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又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产品。ETF管理的资产是一揽子股票 组合,在这个组合中,每只股票 的数量与某一特定指数(如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构成比例一致,交易手续与股票 完全相同。从表面上看,ETF克服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缺点,并集两者优点于一身。
自1993年美国推出第一个ETF产品,10多年来,全球共有12个国家(地区)推出近300只ETF产品,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二三千亿美元。然而,ETF真的那么美好吗?当年,很多投资者在经历金融海啸后,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丧失信心,失望之余,开始涉足管理费看似低廉的ETF,结果却不一定得到期望的收获,如令人“心悸”的HNU,就是一种典型的ETF。
金融海啸以来,各国不断推出的量化宽松“印钞政策”,给了投资者看多' 大宗商品市场的理由。石油价格从2008年底部时的每桶33美元,一路飙升至目前的每桶103美元,人们一厢情愿地认为,与石油相关的天然气价格也会上涨。于是,
HNU应运而生,不仅看多天然气价格,且采用两倍杠杆,只不过其标的是天然气价格指数。当天然气价格上升,该ETF会获得双倍回报。不少投资者看到石油价格惊人的反弹后,自然联想到相关性很强的天然气,遂押注它的价格会反弹到当初的高点,却没料到这几年HNU的市值损失99%,全程跟随它的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这就说明,ETF在吸引投资者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它存在缺点:
缺乏流动性由于ETF的杠杆倍数太高,其单一的结构组合会缺乏流动性。
费用比率较高ETF长期交易的费用比率相当高,且对于长期投资者,如果市场波动较大,就很难盈利。
存在仓置不匹配问题在市场波动极大的情况下,重新平衡调整ETF的杠杆,可能出现很大的额外支出,这是ETF最主要的问题,即交易损失。因为,ETF当指数上升时需要买进,指数下跌时则需卖出,只有这样才可与指数保持一个固定比率。根据交易数据显示,如果市场每天的波动达到2.5%,为保持与指数的固定比例,ETF每天追踪指数的费用可能高达0.18%,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一年内约有三分之一的资金,会浪费在追踪指数的无谓交易损失中。仍以HNU为例,由于它必须维持两倍的天然气价格指数,基金经理需每天买卖' 期货合同以保持其倍数,这就会出现上述的追踪费用,金额之大远远超过普通基金2%的管理费。此间,ETF未从中获利,基金经理也未获利,投资者更没有获利,全部费用都被交易所照单接纳。
此外,HNU不可能直接购买天然气,因为ETF并非生产厂家,也没有能力大量存储,因此其购买的只是天然气期货合同,这就存在一个缺陷价差,即考虑到存储和利息等成本,天然气期货合同在到期前会比下一个期货合同便宜,那么,
HNU在期货合同到期时会便宜卖掉目前的合同,去购买价格更高的期货合同。对投资者来说,则会认为他们持有的一直是天然气ETF,却不知道HNU每隔几周就会卖掉旧合同,再高价购买新合同。即使天然气价格保持不变,长期持有HNU也会损失资金。更致命的是
HNU的两倍杠杆,不仅将价格损失扩大,也放大价差的效果,因为每一块钱的投资会用来购买两块钱的天然气期货合同,投资者持有这样的ETF,损失惨重就不足为奇。
在ETF的美丽包装下,一些毫不知情的投资者做出超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事。杠杆了的ETF看上去很美,就像以往包装优美的衍生证券一样,令“涉世经验”不足者,被表面的美好迷惑而落入陷阱。只要贪婪的人性弱点不变,这种“爱一回伤一回”的故事就注定还会持续。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受伤的爱可以被抚平,而受伤的钱只能留下一张张发黄的资本亏损表,供后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