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通网10月19日讯东亚银行理财产品“如意宝4”,五年间,没有任何收益,到如今,投资者只能拿回本金,此外,投资人同时购买的产品利财通到目前则亏损70%。近期,诸如此类理财产品巨亏的现象屡屡被揭露。'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武汉分行产品经理徐石提醒,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可能亏损,投资一定要注意风险。
根据国家' target='_blank' >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9月份CPI同比上涨1.9%,重返“1时代”,还有哪些理财产品不仅跑不赢CPI,反而面临巨亏的风险?
挂钩类
24款“挂金”产品未达预期收益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挂钩类产品,如挂钩黄金、外汇等,部分另类投资产品挂钩石油、红酒、普洱等投资标的。市场关注的焦点仍然是黄金、外汇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往往也是容易造成亏损的。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前三季度到期产品的表现来看,结构性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5.35%。其产品收益如过山车,在未达到预期收益的产品列表中,结构性产品也占据了比较高的比例。
三季度852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792款产品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54款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包括30款仅实现最低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和24款到期收益率介于最高预期收益率和最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产品。在54款未达收益目标的产品中,24款产品挂钩黄金,23款挂钩汇率。
集合类
国有大行频冠“巨亏”恶名
说起“坑爹”的“巨亏”理财产品,投资者往往想到的多是外资行,最为高净值客户的专属理财产品,集合类产品也让部分国有大行冠上了“巨亏”的恶名。
某国有银行2010年1月发售的第一期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产品,期限两年,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最终到期时,产品累计亏损16.45%,成为今年以来亏损最多的理财产品。
据了解,该产品的投资方向为股票 、新股申购、基金等投资品种。自产品推出之后,股市始终不给力,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沪指从2989.29点下探至2285.04点,下跌幅度达到23.6%。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这类产品自然无法有较好的表现。
' 信托类
“我们有一款产品,年预期收益率在8%左右。”听到这样的介绍,很多人疑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这么高?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信托产品,而非人民币理财产品。
近期,越来越多的信托产品扎堆银行,以高收益的优势抢滩理财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信托类产品收益高,风险也不可忽视。8%的收益还不算高,有的产品甚至超过10%。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信托产品高发与目前市场信贷资金紧张有关,特别是随着年底临近,银行面临大量贴现需求,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就通过信托渠道来向社会募资。
提醒
高风险产品慎买
投资挂钩黄金、外汇等投资标的的产品,银行建议客户必须要对于挂钩标的有充分的了解,通常要考虑产品投向的行业现状、前景,对比以前的数据资料等。
买信托类产品切记只看产品收益, 公司的实力也非常关键,购买信托产品除了看产品投向之外,还要看信托公司的股东背景、注册资本金、管理资产总额等实力。信托产品门槛很高,一般投资者没办法参与,其次,即便是高净值投资者,银行也会注重资产配置和分散,还要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很多人以为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一定是保本保收益的,所以毫无顾忌地去购买,但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有低风险的也有高风险的,高风险的产品有亏损的可能性。在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时,建议市民一定要谨慎,不能冒进。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