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的日渐深入,像陈星州这样的青年艺术家都通过各种方式在寻找自己的“伯乐”。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年轻艺术家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同时青年艺术家如何摒弃资本的引导专于自己的创作,这是双方需要平衡的问题。
80后青年艺术家陈星州的一件2009年的油画作品《东方既白》以115,000元人民币成交,这是他几年前都无法想象的数字,他认为这归功于多项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
谁都不知道,陈星州的油画是他在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才开始学习的。为了生计,2008年陈星州开始将自己的作品放在网络推广平台" 嘉德在线上。
东方既白 陈星洲
“最初其实都很便宜,从几百块钱慢慢的到几千块,因为每个月都要不停的在那里出现,不停的露脸人家才敢买你的,因为买家都不可能去买一个完全陌生人的画,除非你画的特别好,又出很便宜的价格,人家才会买。像我最开始学油画画的不是很好,所以就放在无底价拍卖板块,最开始400、500、700元都有卖过。只有无底价才能吸引人的关注,人都有一个捡便宜的心理。”陈星州说。
当其的作品在网络上小有名气,并且作品的拍卖价格可以上升到8000元左右之后,陈星州选择了画廊来销售自己的作品,在经历了一系列合作之后,他认为,画廊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其创作思路出现一定的干扰,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青年艺术家推广平台之一的“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在陈星州的眼中,这样的推广平台不会介入艺术家的创作。
近年来,随着资本的日渐深入,像陈星州这样的青年艺术家都通过各种方式在寻找自己的“伯乐”,以期望伯乐能够将自己变成千里马。
在" 大众的眼中,这些青年人是迷茫的,包括其创作思路也无法定性,但是各种画廊以及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的引爆也在给这些希望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们提供着机会。
自然,资本与艺术之间的博弈,永远是一个话题,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年轻艺术家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同时青年艺术家如何摒弃资本的引导专于自己的创作,这是双方需要平衡的问题。
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推广之路才刚刚开始。
起因:消费艺术是趋势
到底是哪些因素将资本的目光集中到青年艺术家这个领域内?
首先,人是关键。玩资本的人是精明的,老一辈的艺术家虽然其作品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能够拍出好价格,但对于艺术金融机构来说,这样的艺术家群体难以操控,且成本在逐年增高。
另一个关键原因便是“消费艺术”观念的渗透。
“我们作品的买家圈内、圈外的都有,很多机构通过我们的展览来挖掘新人,但更多的买家是来自圈外,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购买艺术品,而且并不是作为一种投资。譬如北京的一位买家买了两件价值1万元左右的艺术品,他说一件是他喜欢的,另一件是儿子看重的,而当我说几年之后可能升至数倍后,他表示‘我就是喜欢,不会卖掉它来赚钱’。”青年艺术100运营总监梁开东介绍说,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个别,开始成为一种趋势。许多艺术金融机构认同这个趋势,因此这些机构便以风起云涌般的态势,迅速抢占着青年艺术家的资源,让各种中低端的艺术品涌现市场。
在考虑众多发掘青年艺术家的伯乐们越来越多。
模式:从画展到整体打包
然而,如何推广青年艺术家这一个新鲜事物,是否像推广老一辈的艺术家一样?还是完全摈弃之前的各种模式?
在各种青年艺术家推广平台出现之前,画廊依旧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推广方式。画廊主们在每年的毕业展和各种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上关注青年艺术家,或是直接进入到各大美院即将毕业的学生工作室实地考察。画廊对青年艺术家推广几年之后,开始带青年艺术家进入艺术博览会,并逐渐在每年拍卖季时搭配部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送拍,但都属于部分推广,真正设置80后青年艺术家专场则很少,今年嘉德的37期拍卖会推出了与大艺网合作的青年艺术家专场可谓最新尝试。
但是,实际上,画廊与青年艺术家之间的数字比例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多的青年艺术家无法找到画廊与其签约。同时也有艺术家认为,由于画廊考虑到业主的口味,因此难免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出现干预与引导。
在这样的传统画廊模式无法满足之下,青年艺术家寻找到了" 互联网的推广平台。嘉德在线做的就是比较早的一家,随后,类似的网站如HIHEY在线?大艺网、艺术仓库等的出现也在推广青年艺术家这一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网络可以让艺术家有充分地自由表达空间,而不仅仅是通过画廊和美术馆的系统来表达。同时,网络推广平台的另一优势是在于速度,一场拍卖会,一人一台电脑就可完成拍卖。”HIHEY在线艺术市场总裁何彬曾表示。据了解,HIHEY在线艺术已经与300多个艺术家有了代理关系,以每人每年3件作品通过有限、自由的代理模式进行合作。
在青年艺术家的推广方面,目前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也加入其中。今年荣宝斋在其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设立了“新人新水墨专场”以扶植、挖掘青年艺术家。在推广模式方面,许多拍卖行采用“小拍露脸,大拍出货”的方式,即在小拍中让青年艺术家有露脸的机会,在这阶段,自然不会出货,随后在一些大拍中重点推出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树立价格标杆,之后在接下来的大拍中出货,最终达成推广的目的。
一、二级市场的推广依旧满足不了每年激增的青年艺术家的需求。各种青年艺术家推广平台开始出现。自2011年青年艺术100项目正式启动以来,2012年关于80后青年艺术家推广的各种平台开始明显抢滩80后青年艺术家艺术市场。
目前几个较为主要的青年艺术家推广平台为青年艺术100、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CYAP)、央美未来展、还有早期的大学生提名展以及新星星艺术节。
为平衡项目开支,其一般惯例是艺术家展览完毕之后给展览方留下一张作品,作品自己选或由展览方选择;还有一种,展览方要求以极低的价格购买艺术家的作品。这样的方式,往往得不到青年艺术家的认同。
繁华背后:双方潜在的风险
推广平台层出不穷,有人认为,这样的热潮会带动艺术市场的新一轮繁荣。然而,目前青年艺术家与资本的“热络”关系,已经引起众多人的质疑,甚至有人批评家认为,这是在提前透支青年艺术家的未来。
为何要接触资本,我们也可以从青年艺术家的心态来分析,“我们毕业的学生,首先要生存下来,才能够继续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教师洪波说到。
然而,对于刚走上艺术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资本或许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如果对此依赖性过强,首先会形成的即是青年艺术家的惰性。“成名之后就开始复制自己的成名作,停滞不前。”洪波说。
随后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年轻艺术家风格过于接近知名大腕;缺乏传统文化积淀与训练;过早地迎合市场的审美需求而迷失自我;失度地夸张与强调个人的符号语言。青年艺术家的自认为“前卫”的创作,实际上是明显滞后的。
不仅仅是对于青年艺术家,推广机构以及投资者依旧是存在风险的。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高级分析师徐翠耘认为,青年艺术家的未来艺术生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例如艺术生涯、创作状态、市场运作等因素的持续性,这些都会影响到其作品的未来市场价值空间。为此,判断这类艺术家的长期发展能力更为重要。从一般" 收藏角度来说,一则可以从参展或获奖情况考量这类艺术家已经取得的学术认同,二则可以从其代理画廊和当下创作状态中考量未来发展的延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