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村里线路旧貌换新颜,变压器也脱胎换骨,线径粗了、容量大了,电充足得很,想用就用。”
12月17日,家住江西吉安县梅塘乡梅塘村40多岁的农民李新发直夸改造后的村配网。
梅塘村坐落在梅塘乡政府所在地,也就是圩镇。村民李新发很有生意头脑,1999年他第一个在村里办起了碾米厂,慢慢地积攒了人生致富的第一桶金。2004年,国家一期农网改造进驻梅塘村,他抓住机遇,迅速将碾米厂做大做强,办起了顺发大米加工厂,第三年就收回了本金还略有利润,靠着充足的电力,李新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李新发的顺发加工厂已成了梅塘乡第一大加工厂,他本人也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农民企业大老板。
然而,李新发的致富路却因“低电压”卡了壳。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的梅塘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村里肉鸡养殖、西瓜种植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村里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购买各类电器,一场电气化革命静悄悄的在梅塘村急行军。据统计,2011年底,梅塘村冰箱、空调、电磁炉覆盖率分别达90%、70%和87%。
李新发告诉笔者,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急剧增长,关键时刻掉链子,农民用电捉襟见肘,大部分电力都成了摆设。“这两年每到夏天,村民看着空调白冒汗,冬天里守着空调直哆嗦,低电压成了村民生产、生活路上的绊脚石!”李新发心有感触地说。
“就说我的加工吧,这两年加工大米还得在夜里10点以后。还经常饱受停电之苦。耽误好几批订单,说穿了就是点不够用啊!” 李新发对低电压的影响记忆犹新,直倒苦水。
梅塘村“低电压之忧”引起了吉安县供电公司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立即将该村配网改造列为2012年农网升级改造50个重点工程之一。今年5月,该公司施工人员开进梅塘村,经过近40天的奋斗,为该村新增变压器2台/400千伏安,增容改造变台1台/250,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3.8公里,增粗改造低压巷线4.1公里,累计投入资金40万元。
李新发告诉笔者,村配网改造后,情况大不一样。电足了,各种设备工作起来精力充沛,从没敢偷懒,勇气起来十分方便。
“改造后,我从7月至11月接了好几批大订单,设备天天满负荷运转,想啥时用就啥时用。目前,我正筹划年底前再添一台新设备,进一步扩大加工规模,做精做优"顺发大米"品牌!”网改后,看到希望、尝到甜头的李新发老板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