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财富帮手还是“夺命金”,随着某银行旗下一款理财产品大幅亏损,银行为客户理财的能力再度受到公众质疑。
日前,媒体曝光某银行一款名为“2007年第1期基金股票 双重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产品成为中资银行亏损幅度最大的产品。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没有盈利,截至今年1月21日,亏损幅度更高达44%,为此,银行理财产品被投资者戏称为“夺命金”。
多数产品“保命”
针对这款产品,相关银行在回应媒体时没有回避产品亏损的事实。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让人失望,但是不能“以偏概全”,总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在为居民资产保值增值上发挥更多的是正面积极的作用。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是“夺命金”的说法,"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表示,上一年18家开展理财业务的主要银行为客户实现投资收益2464亿元,加权年化回报率为4.11%,高于同期3.25%的年存款利率,“何来夺命金之说”?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773款。其中,保证收益型394款,保本浮动收益型563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1816款。从到期收益表现来看,有910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广发银行和" 中信银行(" 601998," 股吧)分别有1款、1款和15款产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可见,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占极少数。
据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介绍,招商银行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1款产品是同时具有看涨和看跌两个方向的挂钩黄金结构性产品中的“看涨款”。
林峰指出,“招商银行在发行该类黄金挂钩产品时,同时发行看涨款和看跌款,这一设计就注定了其中只有一款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另一款则无法获得最高预期收益。”中信银行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15款产品则全部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 信托贷款类产品。
改变信任方式
虽然银行理财总体上能为投资者实现预期收益,但是也有部分理财产品确实存在问题。而这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银监会主席助理" 阎庆民就曾指出,当前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尽管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银行与客户对理财业务风险收益特征认识不一致、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与业务发展步伐不一致,银行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不一致。他强调,银行特别要注意规范销售行为,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
此外,中国银行业协会也正式发布《关于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自律工作的十条约定》,明确要求银行要在销售文件中明确提示产品适合销售的客户范围,做到发售的理财产品均注明风险等级。
浙江嘉兴银行副行长章" 张海在署名文章《改变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方式》中指出,理财需要买者自负,但买者自负之前,还有一个条件,叫卖者有责,即理财产品的发行方在管理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履行谨慎、信息披露等义务,在履行了此类义务的条件下,才能对投资损失免责,反之,则应对投资者做相应赔偿。
“民众仍然普遍相信:银行的信用就是政府的信用,这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初期银行得人之信的主要办法。当然,这种信任是盲目的,建立在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不倒"的预测基础之上,其背后的逻辑是信任金融机构会对理财产品实施刚性兑付。但就是这样的一种信任已经难以存在。”章张海指出,重树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感,是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章张海认为,商业银行要重新得到投资者的信任就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必须要使投资者信任金融机构能切实履行受托义务,相信金融机构能本着谨慎原则管理资产,相信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这些东西并不仅仅表现在银行实际行动中,还表现在银行和投资者的沟通信息披露方面。
“此外,重新获得投资者信任的第二个关键点是要消除投资者对理财机构的疑虑。”章张海分析称,一直以来,投资者都将理财机构视为交易对手,这样会引起一个认识,银行亏的就是投资者赚的,银行赚的就是投资者亏的,一部分投资者长期认为自己实际上是和理财机构对赌。要消除这种认识,一方面是做好投资者教育,让其认识到代客理财与直接交易的不同之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理财业务资产管理的实质,银行的收益只能来自于管理费,而非来自于投资收益和支付给投资者收益间的差额。当然,目前做到真正的资产管理,打破传统的刚性兑付,彻底改变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方式,对银行来说还比较困难,但这一定是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