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时超 济南报道
年关刚过,手里攥着不少“压岁钱”的市民纷纷把目光投向银行理财产品,不过,除了收益下降令投资者不太满意之外,银行理财频频被提及的风险问题也成为市场最大的忧虑。
“问了几家,过5%的很少了,而且但凡收益高点的产品,不是门槛在几十万元以上,就是强调收益达不到预期可能性较大。”16日,济南市民张先生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蛇年的头一批理财产品中,他一款也没有相中。
而实际上,理财产品频频被提及的风险,也让市民有所担忧。近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在对' howImage('stock','1_601328',this,event,'1770')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等中资银行的分析报告中就指出,虽然各行的生存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同时其违约风险也在增加,其中特别提出,短期内要关注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风险。
“期限错配主要涉及资金池的理财产品。”17日,一名国有银行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产品和投资标的不一致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出现流动性风险,而监管层已经对此有所重视,并加强治理。多名业内人士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情形下,今年银行理财市场的表现恐将不会令人满意。收益下滑
导报记者注意到,虽然过年的气氛还没有散尽,但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积极性在年后已经迅速降温。
16日,导报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银行的营业部发现,目前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5%以下,像春节前夕预期收益率达5%以上的产品已寥寥无几。如' howImage('stock','1_600016',this,event,'1770')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目前正在发售一款60天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6%,而该行春节前夕发行的类似一款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则达4.8%。
“预期收益率确实有所下滑,主要是现在相关投资标的的收益有所下降。”一家股份制银行济南分行的客户经理陆月向导报记者表示,春节前夕市场资金紧张,利率较高,相关市场投资收益自然水涨船高。但节后资金面回复平静,甚至更为宽松,理财产品受累其中,收益出现下滑,“大约下降了0.2至0.3个' target='_blank' >百分点。”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之所以下滑,跟银行自身需求也有较大关系。
“一般年后客户存款的积极性较高,且没有到关键节点,银行存款任务压力不大。”上述国有银行人士向导报记者表示,与之相比,节前银行对资金的渴求度显然更高。
“实际上,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进入银行资金池后,其投向客户无法获悉,银行在操作资金的灵活性上有很大空间,收益率也存在上下浮动空间。”该人士表示,在银行有意控制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其对资金的渴求度成正比。风险反增
不过,正是上述这种资金操作模式,令银行理财产品蒙上了一层风险阴影。
“有出现资金衔接不上的可能。”17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周广生向导报记者表示,银行往往用“长投短补”的方式运作资金,如银行以8%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进行一批一年期的融资项目;然后,再卖出12期相应规模的一个月期理财产品。即便银行对这款一月期产品给出4%—5%的预期收益率,其中间收入还有3%—4%。
“不过,如果12期理财产品中,有一期因为收益不高,没有募集到足量资金,那么银行就会出现缺口,风险自然出现。”周广生表示,这种情况在理财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刻可能还难以显现,但是随着银行理财市场的迅速扩容,有急剧放大的可能。
同样,惠誉的报告指出,短期内,中资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大。因为理财产品正将银行的存款基础属性从稳定、低成本转变为流动速度加快、成本更高和期限更短,而且由于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不匹配,以及对标的资产披露水平较低,这将给银行带来较大风险。
“我现在买理财产品,客户经理也在不断给我强调风险问题。以前他们往往都会口头承诺保证收益,但是现在销售一些预期高收益产品,他们都会强调有达不到的可能。”张先生向导报记者表示,这让他明显感觉到自己会承担风险。高回报产品或减少
实际上,市场的担心也是监管层的担心。面对规模从2007年的5000亿元迅速壮大到如今7万亿元的理财市场,监管之手对风险的把控正愈来愈紧。
' target='_blank'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部主任' target='_blank' >王岩岫日前表示,目前仍有部分银行为追求高收益率和业务规模,继续开展不规范的“资金池”理财业务,甚至还有部分银行将理财资金配置到高风险股权类和高风险产业中。
而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监会已将“资金池”理财业务列为今年的重点检查目标,督促各行尽快自查自纠。下一步,银监会或将逐步修订和完善理财业务监管法规框架,在制度层面上保证有法可依。
“估计会对这种资金运作模式有所调整。”周广生表示,在“资金池”操作上,因为商业银行无法给投资者明确的投资对象和投资比例,从而无法最终通过' 法律关系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实现买者自负,后续客户出现诉讼的风险较大。
不过,银行业人士也指出,如果调整这一模式,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恐将出现下滑,加上今年的流动性应该较为充裕,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将变得更少。“想获得高回报的投资者,应该增加关注面,拓展投资领域。”陆月表示,银行理财产品2013年的表现只会稳定,不会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