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 规模达到数万亿,并且仍在急速膨胀的银行理财资金,从即日起将被勒上紧箍咒。据媒体报道,中国' target='_blank' >银监会已正式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控制,除开发行规模总额之外,还要求银行对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进行“一一明确”。
本次监管指向去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直接或通过非银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迅速增长潜在的风险隐患。
按照《通知》,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 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通知》明确了“坚持资金来源运用一一对应原则”,即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应做到一一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银监会还提出了“坚持限额管理原则”,即商业银行应当合理控制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防止业务规模过快扩张引发系统性风险。
“这两条主要指的是银行的表外资产业务,以后这块也要严控。”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部负责人称,通知中提到的严控对象基本包括了商业银行目前运作的大部分表外业务,“银行有存贷比要求,因此许多银行在贷款额度到顶后,会通过运作将贷款债权部分进行转售,变成表外业务,然后包装成理财产品卖给客户,但以后这样也会受到总量限制。”
“基本上多数银行只要是发行理财产品的,都已超过这个规定中提到的35%红线了。”上述人士说,“新规定出台后,势必让银行缩减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对于通知中提到的“一一对应”原则,上述人士打了个比方,“以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往往是进入资金池,许多银行可能连理财产品投资标的都说得很笼统。但按这个规定,银行的理财产品即便进入了资金池,也必须进行一一对应的区划式管理。”
记者卜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