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网4月2日讯收益率8%以上的非标债权理财产品,建议评估风险后购买
第一季度银行“揽储大战”刚刚偃旗息鼓,' target='_blank' >银监会的一纸通知却又让人看不清是福是祸。近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风险拨备提出明确要求,重拳治理理财产品乱象。理财新规出台后,银行业内人士和市民担心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走低,即使理财早市、夜市也将难逃负面效应。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部分银行在近日密集发售各类产品,收益方面也暂时“无虞”。记者从深圳招行了解到,该行在4月1日晚上发售一款50天期限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 .3%,“起步价”为10万。而另一款金葵花高端客户的专享理财产品,7 2天年化收益也达到了4.7%。
而另一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称,目前发售的中长期产品,预期收益率5%左右,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建议赶紧购买,“虽然新规目前对理财产品没什么影响,但以后不好说。”
根据金牛理财网的数据,上一周81家商业银行共新发800款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4 .28%。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75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5%,依然势头不减。
实际上,高收益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而“资金池”模式将成为监管重点。业内人士解析,新规界定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就是“资金池”运作模式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最主要投资对象,这类资产往往和债券、股票 或基金等进行组合,恰恰是理财产品获得高收益的主要来源。
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分析认为,在《通知》下发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可能会暂时放缓,一方面是商业银行需要过渡时间来对现有资金池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则是项目与产品投资的一一对应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发行难度。
虽然套上了“紧箍咒”,仍有不少观点认为,新规实质是倒逼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而不是封杀或封堵理财业务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对整个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和规范发展将起到更正面的作用,不会影响整个市场产品发行速度。”
面对新规,普通市民理财是否该转变观念?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将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降低,短期或使理财产品发行增速回落,不妨考虑中长期产品,充分考虑风险能力。某城商行的零售部经理就建议,普通市民可选择中长期保本型理财产品,对那些收益率在8%以上的非标债权理财产品,新规要求披露投向和风险,建议在评估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购买。
政策解读
“透明化”理财成为当务之急
银监会新规中的一记“重拳”是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和披露要求。
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应向理财产品投资人充分披露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情况,包括融资客户和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等;要求银行明确理财业务的具体资金去向,并充分披露有关信息。
据了解,不少理财市民常常“遭遇”理财经理说不请理财资金到底是募集投到哪里的情况。他们得到的口径往往是“过往产品都实现了预期收益、银行信誉有保障”云云。最新调查表明,银行回避或弱化理财产品风险比例出现虽然下降不少,但误导购买保险产品、基金等银行代销产品等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银行销售规范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新规“虽然强调保障理财产品投资者的信息知情,但整体上仍然是着眼于风险控制,更多为避免监管的“盲区”失控,强化监管功能。 【在线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