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银行理财:让客户很纠结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记者 龙 继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爆出理财案件纠纷后,近期外资银行也摊上客户理财投诉的事了。 据报道,近日大华银行的几款结构性理财产品遭到多位客户投诉。投诉客户称,本想购买保本理财产品,但是却在理财经理误导下购买了仅保本90%的产品,最终遇到了理财条款里的最差情况,导致本金出现了亏损。 一向被认为业务操作“严谨”的外资银行,为何也陷入理财纠纷的漩涡?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大华银行,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记者 ' target='_blank' >李文龙

继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爆出理财案件纠纷后,近期外资银行也摊上客户理财投诉的事了。

据报道,近日大华银行的几款结构性理财产品遭到多位客户投诉。投诉客户称,本想购买保本理财产品,但是却在理财经理误导下购买了仅保本90%的产品,最终遇到了理财条款里的最差情况,导致本金出现了亏损。

一向被认为业务操作“严谨”的外资银行,为何也陷入理财纠纷的漩涡?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大华银行,理财经理没有正面回答投诉问题,而是反复强调:“理财有赢有亏,在某个时间段没有看好也属正常,我们会把收益条件、风险、最差和最好的情况详细地介绍给客户。”

这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大华银行推出的大部分理财为结构性理财,其中年化收益10%以上的理财产品占92%,大部分挂钩' 港股、指数和贵金属等,能否获得收益要看挂钩标的的表现。该行正在发行一款挂钩银行股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如果股价不跌,客户就能拿到年化15%的收益

尽管收益诱人,但是理财设计的复杂性和苛刻条件,却让人一时难以辨清。当记者问起具体获得收益的条件时,客户经理称具体观察期是哪一天、怎么观察会在合同里详细说明。而为何出现亏损以及理财经理有无误导销售,就成为投诉客户与银行的最大分歧,一位客户说:“大华银行在整个投资期间没有出示详细的投资报告,在标的股票 上的投资是否真有损失不得而知。”为何投资的股票 一直表现良好,最差的情况就让自己赶上了,这是资产受到损失理财客户的最大不解。

' target='_blank' >央行刚刚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风险进行了警示,指出这类产品在发行时,对具体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风险情况、存续期盈亏状况等信息往往披露不足,并强调银行应始终把理财产品投资者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做到谨慎投资。

然而,在理财销售上,银行基层网点的误导倾向、信息不透明情况屡见不鲜。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小银行的竞争压力加大,在吸收存款上不占优势。而且,随着城乡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许多银行不同程度存在着存款搬家的现象,吸收存款已成为银行竞争的主战场。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客户,就成为不少中小银行不约而同的选择。

在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一些基层网点违规经营增多,自然难以尽到风险提示的义务,在业务规模迅速膨胀、产品更为多元的银行理财领域尤为突出。一位业内人士说:“理财资金池的运作就非常不规范,投资不明确,有的还对资金池进行拆分,拿出一部分资金做' 信托收益能够达到10%以上,然后拿出4%至5%分给投资者,这让投资人难明就里。”不仅是银行,此类情况在保险公司中同样存在。

随着我国理财市场不断扩容,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这包括信托、保险以及网络借贷公司等。截至5月10日上午11时,一家国内P2P网络借贷公司推出的一款优选理财计划,仅用7天就募集资金2600万元。该公司还曾在1月份创下26分钟吸收1000万元资金的“销售奇迹”。

可以说,理财市场已迈入“战国割据”时代,也导致了理财产品的良莠不齐。而在银行销售的产品中,不乏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代销产品,同时许多理财客户的金融素质并不高,把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简单等同于银行信誉,尤其是对高风险、设计复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一知半解,如果资质不过关的客户经理为了提高销售业绩,而故意夸大收益却隐瞒风险,那么理财客户很容易会受到误导,这是理财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

值得思考的是,虽然监管部门频频警示资金池、非标债权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但是投资者对这类高收益产品却极其热衷。记者在某大型商业银行魏公村支行采访时,一位客户经理推荐的理财产品,尽管都是非保本型,但均不是投资非标债权的,主要是投资同业拆借以及短期债券。“非标类的你很难买到,因为收益比较高,所以非常受欢迎,主要针对高端客户。”这位客户经理说。可见,随着财富增多以及物价上涨,老百姓的投资胃口越来越大,要厘清银行投资者之间、银行和投资资产之间的权责关系,银行投资者都有许多功课要做。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中国电信否认拦截网络信息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