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发行量和收益率出现双降。为吸引客户,部分银行采取微信揽客、社区宣传等招数吸引客户。比如,某国有大型银行发短信说,“"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上调为2.0%2.8%,收益是活期存款的5.7倍以上。”如此诱人回报虽令人有“天上掉馅饼”的疑虑,但的确又是打着国有知名品牌银行的旗号,令人不能不信。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必须要保持头脑清醒的是,理财产品本身就有风险。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是市场不变的规律。而且,由于金融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操作疏漏,已经有不少因银行“内鬼”以理财为名卷款潜逃的恶性案例,且曝光投资者在正规金融机构网点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沉重的教训告诫普通投资者,对银行及其工作人员的信任,并不能替代自己对理财产品风险的掌控。银行不是真空,有人会盗用正规银行的信用,有人会张扬正规银行的牌子,有人会利用正规客户经理的上岗证。一句话,理财“陷阱”披上“正规军”外衣,是当前值得投资者警觉的新动向。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因此,在理财产品高利“馅饼”前,投资者要多个心眼,多点知识,永远不购买看不懂的理财产品。至少在购买前,要根据银行现行储蓄存款利率及通胀率等因素,估计出较为合理的资金收益率,并以此为理财收益目标。当理财产品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率诱惑时,就当有所警觉。这是“馅饼”,还是“陷阱”?
尤其要谨防误入“私售门”。购买前,要看清风险提示再签名。特别是理财产品合同书中有否银行业务章,否则可能是私售产品。而且,莫被关系营销忽悠。关系营销是银行推销理财产品的常用手段,现实生活中理财产品“私售门”大多是冲着亲朋好友来的,实质是一种亲情、友情诱骗。而银行发现后通常是立即将此员工开除,等你去银行讨说法时,银行就说是前员工干的,与银行没有关系,可以走' 法律渠道维权等,使跌落理财“陷阱”的投资者步入遥遥无期的维权路。
最重要的是,防范理财“陷阱”,不仅是投资者本人的大事,也应当成为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防范理财“陷阱”,既是对投资者负责,也是提升金融机构自身品牌和形象的需要。为此,金融机构宜与投资者合力防范理财“陷阱”,以促使金融机构理财业稳健持续发展,造福于投资者。文/《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