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讯科技消息 11月25日,由TD产业联盟、《移动' 通信》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0 TD网络创新研讨会”于今日在京召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TD产业联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TD-SCDMA设备提供商、TD-SCDMA网络优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通信规划设计院所等单位和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工程师刘芹(资料图)
在谈到3G应用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工程师刘芹表示,“3G时代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终端功能的增强,终端具有丰富的网络应用能力、多媒体能力以及可以提供多种无线宽带接入能力,同时其也加速了许多数据业务的发展。比如iPhone等新类型终端的推出,以及随着上网本和上网卡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使用数据业务,也加速了移动数据流量的剧增。”
刘芹指出,“解决数据流量的剧增,就应该加速向TD-LTE的演进,因为LTE网络可以提供高达百兆以上的带宽,支持更多的用户。此外,LTE作为新一代的无线宽带业务和现在的3G相比在网络优势和成本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全面地承载移动' 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业务。”
以下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工程师刘芹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下午好!
前面很多的专家都是从无线的方面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我主要从业务的角度看看TD网络的发展。所以我今天共享的题目是TD网络的数据业务发展。我想从三个方面两讲讲。
第一是目前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它带来的流量的爆炸式增长。第二,移动数据业务对相应的网络资源的占用。最后,想提一些思路。运营商如何在3G或者是未来的LTE时代应对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带来的流量的爆炸式增长。
以前人们普遍使用中低速度的业务,带宽相对比较低。人们对移动宽带业务的体会是没有需求。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实施,人们享受了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这些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要达到100-500KBS的需求。3G使得人们逐步发展到用手机享受娱乐,用手机体验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便利性。正是这种3G激发了用户的业务需求,在业务需求多样化的驱动下,3G时代也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业务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收听音乐,收看各种' 视频,享受定位服务等等。这些都是3G时代提供给我们的丰富的业务类型。这也正好满足了用户的信息化、娱乐化以及个性化的业务需求。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实施,' 业界热门的话题是移动互联网。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呈现了日益发展的现象。互联网的业务也逐渐被移植到移动互联网上,即时消息、邮件、' 微博等业务已经在移动互联网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同时对移动互联网的流量也贡献很大。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已经超过了固定互联网的流量。日本在07年年底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已经达到了固网的4倍。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都需要无线宽带接入的趋势是 越来越高的。
同样在3G的时代,我们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终端的功能的增强,终端具有丰富的网络应用能力,多媒体能力以及可以提供多种无线宽带接入能力。这也加速了一堆数据业务的发展。比如说iPhone等新类型终端的推出,以及随着上网本和上网卡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使用数据业务,也加速了移动数据流量的剧增。对移动数据流量的剧增,' 电信运营商在全球来看还是普遍呈现猛增的趋势,对运营商的网络压力是很大的。并且国外主流的运营商数据业务量都远高于话音,英国的运营商数据卡的流量过去一年中增长了4倍多,而手机的数据流量也增长了一倍多。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每个月下载的流量将超过38.6万G。英国随着iPhone手机用户的增多,过去一年里网络的数据流量增长了18倍。导致3G网络流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北欧三国和台湾地区的数据流量在短短3个月也增长了20倍之多。
对中国移动来说,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在2007年年底随着TD网络的部署,移动数据业务流量也持续快速增长。从09年的数据流量增幅与08年同期相比,这个增幅高达211%左右。远高于语音业务的增长。据相关的省公司的数据业务,今年也增长了400%左右。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无疑对我们TD网络提供了相应的压力,同时,移动数据流量的剧增对我们2G网络的冲击也是比较大的。中国移动的TD网络和2G是采用融合组网的方式。融合组网主要是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网络融合、业务融合、应用融合。网络融合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把2G和3G当成一张网来看待。业务融合就是把很多2G的业务直接移植到3G的网络上,3G的用户和2G的用户很多是网络共享的。但利用3G的网络带宽优势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这是通过紧密的结合实现2G和3G的客户端融合。在中国移动对TD业务推广阶段采用了三不政策,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这方便了客户使用我们的TD业务。这是我们融合的目标。
在TD的发展中,在培养了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使用习惯同时,在相关的政策下移动的数据流量的增长给2G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移动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占用应用。现在对无线资源的占用是比较突出的,日益严重,已经开始抢占了话音的资源,甚至都影响了话音的同化质量。下面这张图是以中国移动某月的相关所有省的数据统计,在全网无线综合利用率平均73.1%左右。数据占比达到28.9%左右。这说明数据业务占用无线信道资源占比已经达到了40%左右。这种占比已经越来越接近语音业务对信道资源的占用,对资源的挤占信号越来越严重。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对资源占用这块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目前我们在做业务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数据业务虽然发展了很多,但很多种数据业务对资源的占用存在不均匀的情况。主要是部分的业务对资源的占用呈现了比较高的。比如说永久在线类的业务。还有像P2P下载对资源的占比是相对比较高的。我主要想说明像QQ这种永久在线类的业务,因为它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有瞬时性的特点。这些对资源的消耗比较多。这个业务目前在QQ的实践方案上是每20秒和30秒就要发送心跳包, 而且在状态改变的时候,心跳包也会要求立即下发。这就造成了大量的信道资源被占用,就存在了过载的情况,从而使得一些寻呼失败或者是拥塞,严重地影响了用户的感知。从业务流量来说,虽然下面这张图表就是某个省的相关统计数据。在排名TD流量中前十名的网站中,QQ是旁上有名,占的流量是3.1%,因为QQ虽然说单此的交互流量比较少,但由于用户的群体比较多,所以对业务流量的贡献或者是占用是相对比较大的。
对核心网资源的占用,因为数据业务主要是PS域的业务,所以主要是对PS域相关网源的占用。我们统计了一些忙时PDD激活数的数量增幅的情况。从08年1月份到09年1月份,忙时激活率达到了200%。09年增长的趋势应该还是延续了08年的趋势。从1月份到09年8月份,激活PDP翻了一翻。这种PDD数的迅猛的增长,尤其是忙时的增长,就导致GGSN设备中严重地下降。这样就表明对核心网的资源占用也是越来越明显的。同时,随着流量爆增在相应的接口方面也出现了瓶颈。在核心网这边如果想很好地对流量进行规划,但现在业务流行是很难准确地预测。最后,除了对大网来说无线和核心是主要的资源。但除了两个资源以外,对相关的网络资源也存在着占用。比如说由于数据信道配置的增加,相应的基站的传输带宽需求也会加大。如果要新提供一些相应的业务,就需要新建相应的业务平台或者是对原有的平台进行业务扩容的改造。也会占用相应的资源。
最后一个小题目是如果满足移动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或者说来应对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其实现在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流量的增长是又爱又恨的矛盾的情绪。他爱是因为增加了运营商的数据机会。流量大他还是比较环境的。但要研究好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怎么使得流量怎么更好的利用,恨的是随着数据流量的增加,迫使运营商的网络要不断地扩容。但扩容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需要庞大的资本开支做保障。但这种数据方面的投入的开支和收入,目前是不成比例的。也就是说投入很多,收入反而不像预估的理想。随着数据的增加和业务的发展,数据流量还会持续地增加。所以如何来解决对网络所带来的冲击或者对网络所带来的压力,应该是值得研究或者是探讨的话题。现在大家可能普遍都想到的就是对网络进行扩容。其实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对2G和3G的扩容都不能解决流量爆炸式增长。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或者是有效的趋势是采用业务分流。像国际上的AT T已经在用WiFi进行业务分流了,给智能手机用户提供免费的WiFi接入,这样吸引了大量的用户采用WiFi的方式接入。对中国移动来说现在也面临着2G、TD等四网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说,通过四网协调发展也可以利用WLAN进行大量的业务分流。在2G和TD主要是用于承载中低速的数据业务,TD可以相对承载一些数据速率要求较高的流媒体、普遍下载、游戏等等。TD-LTE和WLAN可以承载高速率的业务,LTE可以承载最高速率的业务。WLAN可以承载PC和WiFi的数据业务。
最后一种解决思路就是对这种业务进行控制,可以在网络的不同层面进行实施。如果引入PCC的架构核心的思想是提供相应的管控和计费的策略,可以从区分业务、业务和接受类型等方面提供管控的能力,可以基于实践的信息使用情况提供不同的配置。通过策略生成和执行从而实现无线侧到业务侧的端到端的控制。最后应该是加速向TD-LTE的演进。因为LTE网络是可以提供高达百兆以上的带宽,支持更多的用户,速率目前可以与家庭的宽带相媲美。LTE同时作为新一代的无线宽带业务和现在的3G相比在网络优势和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所以LTE可以全面兼容所有全面的业务并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比如说可以全面地承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类的业务。这是我今天给大家共享的话题。谢谢大家!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