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讯(记者 姜剑 通讯员 温统调)教育支出跃升至温州人“压力榜”头名;房价跌房租涨,多数刚需者对于买房仍然力不从心;花样繁多的人情支出让不少家庭直喊“压力山大”……昨日,温州市统计调查队发布了我市居民家庭开销压力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当前温州市民消费信心总体不足,九成以上的居民感到生活开支压力较大。
教育支出排名居首
每户年均支出8000元
在本次调查中,排名第一的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买车、买房等大额开销,而是多数家庭都会面对的子女教育的支出。统计数据显示,有28.2%的受访者认为“子女教育和培训类支出”压力最大。
近年来,温州市民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各种早教和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再到高中阶段的冲刺班、提高班等,各阶段子女教育成本都成为家庭的一种压力。调查户中,平均一年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达到8000元左右,最高达到5万元,有将近两成的受访者表示平常家庭剩余的钱主要都花在孩子教育培训方面。
买房、食品开销分列二三位
多数刚需购房者仍然力不从心
尽管买房压力被教育支出压力赶超,但是对于刚需者来说,买房还是一座无法回避的“大山”。
数据显示,有17.9%的受访者认为“住房支出”压力最大。随着调控政策的执行到位,我市商品房价格持续下行,但市民认为当前的房价和收入相比依然偏高,房价和房租价格此消彼长,让广大的刚性需求者望尘莫及。
“民以食为天”,有15.3%的受访者认为是“食品支出”压力最大。2012年城乡居民' target='_blank' >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8%和45.7%,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感受最为深刻和直接,因此当询问受访者对于下半年物价上涨、下降或持平的预期时,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下半年物价还会上涨,而这个物价主要指的就是食品价格。
人情支出排名靠前
五年时间几近翻番
在榜单中,“人情支出”一项紧挨“食品支出”,排在了第四位,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温州人早就有“人情大过债”的俗语,人情送礼向来是温州居民家庭开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几年来,亲朋好友间要送人情的事项更加繁多,红包金额也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水涨船高”。
调查中,有14.3%的家庭认为“人情支出”压力最大。结合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数据,2007-2012年间,温州人情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和农村居民人情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78%和1.5倍。
家庭账本一
三口之家月开销8000元
市民刘先生一直都有记账的习惯,在接受采访时,他向记者晒出了自己的家庭账本。“我们是三口之家,没有房贷,平时开销也从不大手大脚,每个月基本开销在8000元左右,其中最大的支出就是女儿的教育培养。”
刘先生的女儿开学就要升三年级了,暑期里,他除了继续送女儿学英语、作文、钢琴,还额外增加了游泳、画画两门课。一个暑期下来,总花费超过7000元,而平时月支出为2000元左右。他说:“这还不算高的,我同事的孩子上的培训学校档次比较高,一个项目就收费3000多元。”他坦言,虽然钱花得有点多,但是女儿的教育决不能耽误,因为他坚信“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资”。
刘先生夫妻俩基本都回家吃饭,偶尔下馆子,每月伙食费为3000多元;交通费和汽车油费1200元;通信费和水电费400元;服装、化妆品消费1000元、超市日用品消费500,再加上其他日常零碎开销,每月需要8000元左右。
“如果再请请客,出去旅游一趟,月开销过万是很容易的事。”刘先生表示,要没有经济压力,每个月家庭收入至少得1.2万元。要想过得非常舒服,那月收入至少得2万元。
家庭账本二
筹办婚礼,双方家庭花了80万元
陈青和何旭琳是一对新婚夫妇,为了筹办婚礼,双方家庭共花费了80万元,这还不包括婚房,因为陈青的父母几年前就已倾尽全力为儿子准备好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但是,80万元对于工薪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个小负担。
陈青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结婚账单。“第一笔大开销就是婚房装修,请的是普通的装修公司,用的也都是中档家具品牌,就这样精打细算,合起来也要花费20多万元。”陈青说。作为陪嫁,何旭琳家出钱买了一辆价值15万元的' 福特车和8万多元的家电。
婚礼前,两个年轻人跑遍了温州稍有档次的酒店,发现普通的婚宴一桌一般不低于5000元,稍微好一些的要六七千元。他们在这块的开支就超过了15万元。
除了这些大头开销,陈青还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清楚地记着结婚期间的每一笔其他账目:结婚戒指1.5万元、拍婚纱照1万元、蜜月旅行1.5万元、订婚喜糖1万元……
“一场婚礼下来几乎把双方家庭的积蓄都花光了,收过来的8万多元人情也都花得差不多了。”陈青说,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将来他们小两口的人情支出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短评
“压力榜单” 关乎民生发展
在很多人心目中,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是生活压力最大的地方,高物价、快节奏、激烈竞争如一座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不少想去大城市发展的温州年轻人都曾因此望而却步。但如今,温州的生活成本高涨,不断增加的压力同样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为什么那么多人感到生活压力大?首先是物价高,这几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服装、汽油、人工服务等价格,与几年前相比几乎都翻了倍。物价高,则百姓相对购买力就低,就不能更好地通过消费来改善生活。
其次是消费信心不足。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住房、食品等刚性支出占据了“压力榜单”的前三位。为了应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居民不得不尽可能压缩其他消费,把重心放在自身基本生活的保障上。近两年来温州居民人均储蓄额的持续增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市民 “有钱不敢花”的心态。
所以,要想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减少生活压力,除了不断增加百姓收入外,还需完善分配机制、保证物价平稳运行,并加强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消除百姓的后顾之忧。
“家庭开销压力榜单”事关民生发展,是一道急需给出答案的民生考题。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温州人能够活得更轻松更洒脱。姜剑
28.2%
温州人“家庭开销压力榜”
子女教育培养
17.9%
住房
15.3%
食品支出
人情送礼
14.3%
9.6%
医疗
3.0%
赡养老人
服装
1.7%
调查人数:
300人
1.3%
电器等耐用品
0.7%
德生 制图
交通通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