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9月2日电(记者张京品)牦牛肉、青稞、藏香猪、松茸,这些原本是西藏人餐桌上的食材,如今个个成了西藏农牧民的“致富利器”。
“可别小看这竹香牦牛肉,它每个月能给我带来差不多3000元的收入。”今年23岁的昌都姑娘德吉迅速将装好的竹香牦牛肉放入包装箱内。
像德吉一样,现在有171名来自西藏各地的农牧民在位于拉萨市经济开发区的西藏奇圣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工作。经过公司培训后,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类牦牛肉的加工生产工序。
西藏奇圣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南辉说,公司近年来不断研发牦牛肉、藏香猪、藏香鸡等系列特色产品,公司雇佣的农牧民劳动力人数达到2003年成立时的8倍,每年从农牧民手中收购牲畜的资金超过3000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围绕农牧民增收,西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重点突出、体现特色、打造亮点”的要求,加快建设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青稞、牦牛、藏猪等优势' howImage('stock','2_000061',this,event,'1770') 农产品(' 000061,' 股吧)基地和优势产业带,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努力使高原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曲尼杨培说,结合产业扶贫的要求,西藏重点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带动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2013年上半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实施采石、民族手工艺等项目26个,受益群众8.3万人,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0.3万人次,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曲尼杨培表示,今年西藏坚持把产业开发作为农牧民长效增收机制的重要基础,确保70%的国家财政资金用于产业扶贫,同时将大力实施“企业+基地+农牧民”等经营模式,启动农业综合开发招商引资,安排龙头企业进藏考察,构建西藏农牧民合作组织、农畜产品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