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关门对于中国来说恐怕是一场大灾难。然而,在" 美国,政府关门却频繁发生。根据数据统计,1977年至1996年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的次数高达17次,即几乎平均每年关门一次。
经过16天的政府关门后,本月16日美国众议院终于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为政府拨款的议案。并于17日得到总统" 奥巴马的签署。于是,美债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尽管如此,社会各界对美债风波事件依然抱有消极的态度。更有评级机构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据资料显示,中国的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于近期表示,将美国本、外币信用评级调降至A-,前景维持负面。另外,国际评级机构也于本月15日警告当局,或将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且将最高等级的“AAA”评级列入负面观察的名单。
近年来,美国的债务上限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格局。有数据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债务上限出现了迅速上升的态势。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当期美国债务的上限达到10.61万亿美元。又以2009年的数据为例,当期的债务上限额度更是攀升至12.1万亿美元。截至2013年,美国的债务上限已然暴增至16万亿美元以上。
当债务上限被超越以后,国家为了使美债不会违约,就不断提高债务的上限,以保证当地的稳定运转。然而,当债务的额度持续增长,超出了借贷者自身的清偿能力后,就容易出现违约的事件。
事实上,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债务上限已经上调超过80次。而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美国的债务上限也提升了7次之多。不可否认,随着债务上限的提升,必定会导致政府的开支削减以及税收的额度增加。鉴于此,美国的两大党派就此辩论多时。代表低收入者的民主党赞同提高美国的债务上限,以保证当地的正常运作。而代表中产以上阶级的共和党却反对增加税收。最终,在最后的一刻,两党派终于达成了预算协议。不过,两大党派激烈辩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美国联邦政府长达16天的关门局面。
美债风波不仅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而且还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变化。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债权国。若美债最终宣布违约,则中国的伤害程度也是非常大的。根据数据统计,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66万亿美元,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额达到1.277万亿美元,占比超过34%。试想一下,如果美债出现了违约,则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呢?
第一、中国外汇储备必将大幅度缩水。美债违约,美国信誉将降至冰点。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相应持有的美国国债也难逃大幅度缩水的命运。
第二、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然而,在各自的比重分配上,却有着明显的倾斜。根据数据测算,当前国内对投资部分的分配比重是非常高的,出口其次,而消费部分的整体占比却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当属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以2012年年末的数据为例,中美双边贸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在美累计非金融类的投资高达86亿美元。可见,中国对美国的依存度有不断提高的态势。一旦美债出现违约,出口类企业将会遭遇极大的打击,甚至会出现大量出口企业破产的危机。
第三、中国的通胀压力将会大幅增加。美债违约,美国的主权信誉摧毁,必将导致美元的持续贬值。美元作为一种国际货币,而黄金、油价等" 大宗商品基本以美元作为结算单位。于是,美元贬值必然刺激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将会给中国带来非常巨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当然,从历史的经验可以看出,美国也不会轻易让自己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美债违约虽说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但是狡猾的美国人可以通过间接性的违约实现其最终的目的。鉴于此,美元贬值以及通货膨胀无疑是美债间接违约的最好表现形式。不过,这种间接违约的方式对全球大部分国家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根据当局的法案规定,法案将会使政府在明年1月15日前处于开门的状态,并将债务上限延至2014年的2月7日。因此,美债风波虽然在短期内得以暂缓,但是明年年初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验。当前,中国在美债风波事件中,由于中国对外依存度很高,以及身为美国第一债权国,又将面临外汇储备缩水等考验,因此中国基本处于被动的局面。
笔者认为,近一段时期新华社呼吁建立一种“去美国化”的新世界思路值得观察。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在近年来持续增加黄金的储备,黄金需求的大规模扩增实际上也是弱化美元储备地位、促进储备多元化的表现。此举也有利于逐步扭转中国在中美较量中的被动局面。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强国竞争大环境下,中国除了寻求储备的多元化外,还需要逐步转变本土的经济发展模式。过去以投资、出口和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然不适合现代经济的建设,而以金融化、资本化和城镇化为主导的新三驾马车,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