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0月3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安福路,20年前还只是一条不起眼的上海小马路,如今,在这里却足以俯览申城话剧的全貌。以白领观众为主要对象的上海话剧演出市场如今日渐庞大,从而令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驻地所在的安福路,平添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品味。然而,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来自北方的话剧却给了优雅的安福路以不小的冲击—国家话剧院的《大宅门》和《青蛇》厚重感十足,票房和口碑均不俗。有剧评人不客气地指出,上海的本土话剧率先走市场,培育了一大批白领观众,但问题是,吸引白领青年进剧场的所谓话剧,都不过是些“搞笑时髦剧”,这些作品缺乏深度和思想性,离真正的话剧,距离越来越远。更有剧评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所谓用“白领搞笑话剧”培养观众先进剧场的论调,其实很荒谬。“难道先喂10年炸鸡和可乐,再慢慢告诉他们蔬菜色拉和牛排才是好的食物?”
白领话剧火爆十余载
如果要问新时期上海的话剧市场何时开始火爆起来,答案就是,和白领群体在上海的出现时间几乎同步。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2000年开始,年轻的白领群体逐渐显现,1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和申城话剧一起快速成长。毛时安称,这个群体有着较为稳定的收入,一定的文化品味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需要释放的压力。2002年底,一出名为《单身公寓》的话剧在当时以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白领的注意力,“白领话剧”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占领了上海的话剧市场。
随后,类似题材的话剧屡演屡热,一直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直到2008年,《无人生还》的上演让悬疑剧成为白领观众又一趋之若鹜的类型,阿加莎·克里斯蒂也瞬间知名度暴涨,成为卖座保证。虽然此后,都市爱情题材的话剧有所减弱,但“票房蜜糖”何念的作品,如《撒娇女王》等总能吸引白领观众们自觉买单。现代人剧社的张余便以此总结道:“白领话剧两大卖,爱情加悬疑。”
白领话剧的火爆也让安福路288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所在地成了白领文艺青年们聚集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中秋前夕,上话推出的会员半价日人气爆棚。前来购票的观众绵延整条安福路。据记者了解,当天的票房收入达到了惊人的350万元,超过全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多年来话剧市场的火速增长,甚至令安福路的商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梧桐' target='_blank' >林立的安福路具备了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优雅气质,而话剧的火爆更让这条短短数百米的小路成为了一个时尚文化符号。如今,在这条路保护建筑林立的小路上,中、泰、西餐馆遍布,咖啡馆、SPA、服饰店、手工饰品店、时尚家居店一应俱全。
繁荣市场背后的小时代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票房总额已经达到了2900万元。而早在2009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年的票房收入便超过了上海京昆越沪淮所有其他剧种票房收入的总和。
其实不止上话在如今的市场里尝到了甜头,上海目前民营的话剧团便从1993的1家发展至了20多家。但繁荣市场背后的虚火却也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就在九月末,由白夜行戏剧工作室创排的《脱轨二十四小时》便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由于该剧主打搞笑,剧中抛出了不少时下流行的“段子”,这引发了部分观众的不满,称其“格调不高”,“怒刷下限,糟蹋舞台,糟蹋观众”。谁料,该工作室的' 微博便开始了和网友们的一轮轮对骂,甚至发出“骂的越多我们票子出的越快”;“你的一句话能改变什么呢?能让我们停止演出?”等令人目瞪口呆的言论。不少观众感慨,虽然该剧的确不怎样,但剧场里,笑声此起彼伏,上座率高得惊人。
对此,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得很形象,“有时,一个场子里,观众一直在笑,甚至是大家都在等着笑,但到底笑什么,没人说得清,笑完了,全忘了。”话剧制作人袁鸿则披露,有一些民营话剧剧团,一心只在耸动的剧名上费尽心机,却不愿花力气提升剧本质量。现代人剧社的负责人张余表示,目前市场上,娱乐性的话剧实在是有点多了。他透露,虽然上海全年的话剧演出早已突破了200台,但这市场繁荣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话剧却面临着“小时代”。同质化的搞笑、悬疑剧在舞台上的反复出现形成了“小”格局。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