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科院' howImage('stock','1_600663',this,event,'1770') 陆家嘴(' 600663,' 股吧)研究基地财富管理研究中心最新发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9万余款,募集资金规模约达19.3万亿元人民币,已接近2012年全年的发行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8.1%和37.2%。接近四成的增速,让市场对银行理财产品信心满满。
实际上,2013年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而言,是举步维艰的一年。一方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因其逃避管制的信用扩张机制,屡遭监管政策围堵,最具影响力的便是' target='_blank' >银监会今年3月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8号文”);另一方面,' 券商、基金、' 信托等其他财富管理机构纷纷崛起,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迎来更为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也对银行理财业务形成挤压,倒逼商业银行思考理财业务变革,转变发展模式。
尤其是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货币政策总方针指导下,中国经济正在忍受“结构调整”带来的增速下滑。今年以来,持续偏紧的政策环境加之长期以来短期资金和长期资产的期限错配,使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资金筹集压力。尽管如此,作为财富管理市场的领军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依然在与监管机构的互动博弈及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竞争中寻得生机,发行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再创辉煌。
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产品收益率曲线基本持平于2012年,但收益率走势截然相反:2013年“前低后高”和2012年“前高后低”。2013年6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剧烈,并呈现趋势性上涨。6月末,短期资金价格大幅上涨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出现期限收益倒挂现象。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再度冲高,与6月末1个月产品的“一枝独秀”相比,多个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创年内新高,可谓“百花齐放”。
前三季,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银行外币产品发行量骤降,表现各异。' 美国经济持续好转促使美元产品的发行占比(占所有外币产品)显著提升;受欧元区经济衰退和' target='_blank' >央行降息影响,欧元产品占比下滑。澳元理财产品发行占比未出现显著变化,但成为收益率下跌幅度最大的产品类型。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还有一个特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受限,“影子银行”变身“银行影子”。银监会“8号文”规范的主体集中于银行理财资金,对于银行同业资产或自营资金并无严格限制。为规避监管,商业银行多以“自营资金”曲线投资非标资产,非标资产被披上同业资产的外衣,而所谓的“自营资金”则很大程度上由理财资金转化而来。银行通过自营资金接盘非标资产,却计入应收款项下而非信贷项下,实质上实现了由表外理财—“影子银行”,向表内资产—“银行的影子”的转变。
无论如何,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积极拓展“新通道”,银证合作日新月异,“股票 质押式回购收益权”产品及“两融债权收益权”是主要创新表现。与此同时,中资银行发力结构类产品,资产类型和结构类型日趋丰富。不过,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伯英对记者表示,前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在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的合作更加深入以及结构化产品类型更加丰富等方面,缺乏实质性突破。
“随着银行理财监管环境的一系列创新性进展,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倒逼作用,银行理财市场无疑已身处转型之前的酝酿期。”王伯英表示,近期银监会批准研究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正式将银行理财向真正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推上日程,此举对现有券商、基金公司的“通道”业务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对现有理财市场形成分流作用,但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并不会就此迅速消亡,“我们判断,未来一段时间,"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资产管理计划为辅"是银行理财市场的基本格局。”
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对2013到2014年银行理财市场做出展望:
首先,2013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将分别达到3.9万款和25.7万亿元。若以2012年及2013年的平均增速测算,预计2014年银行理财市场的产品发行数量将逼近5万款,资金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元。
其次,四季度货币政策存在边际趋紧压力,6月“钱荒”以来,市场对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较为敏感,流动性需求波动幅度加大;年终考核渐行渐近,预计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延续上行趋势。2014年,作为存款替代品的“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定价更加市场化是必然趋势。
第三,在监管方向方面,将完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和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制度,逐步确立其' 法律定位,实现“预期收益型”产品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
最后,王伯英提醒市场关注“六度分离”风险,“当下,银行、信托、' 保险(' 放心保)、证券和基金资管产品或理财计划的趋同现象严重,"同质化"下的"异质"监管滋生了监管套利空间,管制加强势必拉长产品利益链条,理财市场有潜在“六度分离”的隐忧,其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