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11月5日,第三方理财销售公司员工李乐(化名)又说服一个" 券商朋友,加入到自己的“私单大军”中。至此,以李乐为核心的这个“私单大军”囊括银行、" 信托、投资公司、券商等各色人马。
获取高额回报,成为“私单大军”不断膨胀的核心驱动力。群体性自肥行为的背后,凸显出理财产品销售市场的缺陷。
提成能拿到5%-6%
所谓走“私单”,指的是银行、投资公司或券商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将“外面的产品”私下介绍给公司的客户。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高额的回报着实诱人。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如果是有限合伙项目,走私单最高可以拿到销售额5%-6%的提成,最低也有3%。如果是信托项目,资质好、容易销售的产品能拿到0.28%左右的提成,若是资质差销售不易的,提成放大10倍也不奇怪。
此前,走私单的“货源”大多来自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公司,其销售人员往往也是私单销售网的核心组织者。
李乐就是典型一例。如今围绕着他的一个“私单大军”俨然成形。李乐对《金证券》记者说,自己的“私单大军”销售能力很强,虽然各为其主,做业务仅靠口头约定,电话联系,但在分工上很是专业。有专司介绍项目的,有专门负责客户的,还有“放烟幕弹”、帮走私单者掩盖客户流失痕迹的。
李乐说,这两年理财产品市场在不断扩大,他还在扩充自己的队伍。
“私单”军团快速膨胀
像李乐这样,近年来指望“私单”自肥的大有人在。据了解,此前走私单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银行的理财经理,而今,这一群体正在快速扩编。
沪上从事理财产品销售的资深人士对《金证券》记者透露,丰厚利益诱惑下,参与打造“私单巨无霸”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某些机构中层、甚至更高层的人士。他举例称,一些券商营业部的老总也在干走私单的活儿。
“券商营业部的日子都不好过,尤其是传统的以经纪业务为主的营业部,即便是老总,现在一年也拿不了多少钱,所以走私单挣外快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对《金证券》记者说,券商从业人员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错,因为现在普通投资者对" 炒股的热情确实不高,介绍理财产品也是帮他们赚钱。而券商从业人员会觉得,这其实是在维护客户的利益,尤其是一些关系很铁的客户。
他分析认为,地下私单大军的存在和整个理财产品销售市场利益分配不均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么做确实损害了机构本身的资源和利益,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整个理财产品销售市场很多制度体系和游戏规则也是不完善的。”
通道压力是主要原因
“银行仍是这个市场的大头。这两年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银行帮机构代销理财产品时要求越来越高,分得的收益比例也越来越大,这对产品发售方来说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而这恰为走私单者提供了一个存在的理由。”南京一位信托人士说。
作为传统理财产品销售通道的银行施加在产品发售方身上的压力确实逐渐增大。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向《金证券》记者证实,以他们的开放式基金销售为例,今年管理费几乎一大半送给了银行。“一年比一年重,我们是没有办法只能通过银行销售,但很多信托产品、有限合伙产品不一样,他们不在乎谁给他们卖,只要程序简单,中间费用能接受,快速卖出募到资金就行。”
事实上,为促进理财市场更好发展," 证监会已经给部分公司发放了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拿到牌照的公司可以正式作为通道销售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不过,由于大部分客户资源依旧在银行手上,实际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市场上拥有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的公司越来越多,但老百姓知道的却非常少,他们不了解,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卖。向老百姓普及更多的销售渠道是改变目前理财产品销售市场中不平衡现象的重要工作。”上海一家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公司人士对《金证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