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 互联网周刊》报道,2010年,地理位置服务无疑是最热门的词汇之一。Foursquare的出现使地理位置服务在互联网和手机上成为新宠,自2009年3月Foursquare在美国上线以来,用了不到Twitter一半的时间实现了百万级用户,目前每天的新增用户数量都超过万人,让很多人高呼“一场线上线下的互动革命开启了”。
在国内,伴随着3G网络、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在' 通信业和互联网巨头的强力推进下,地理位置服务的浪潮正在悄然兴起。据艾媒市场咨询预计,到2013年,中国地理位置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享受到地理位置服务所带来的便利。
地理位置服务前景乐观
地理位置服务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的一种移动通信与导航融合的服务形式。在国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上网的发展和普及,地理位置服务获得快速发展。市场调研公司BergInsight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09年欧洲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总营收为2.7亿美元。
随着需求的变化,地理位置服务正朝着越来越互动、越来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何让户外旅行者找到合适的地方住宿、吃饭,如何让宾馆、餐厅将自己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周边的消费者,这些都至关重要。地理位置服务的优势在于将这两种相互契合的需求连接起来,这种双方的需求同时也为地理位置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美国,提到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Foursquare。Foursquare鼓励手机用户同他人分享自己当前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社交网站Facebook也决定提供地理位置服务。Facebook的介入,给5亿注册用户带来了地理位置服务的新选择,加之其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上上传应用程序,有趣的、赚钱的地理位置服务应用将层出不穷。
据艾媒市场咨询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国地理位置服务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的市场规模为3.35亿元,2009年突增为6.44亿元,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改写为9.98亿元。预计到2013年,中国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五年平均增幅将超过100%。
国内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Foursquare将典型的Web2.0应用网站混搭在一起,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与国外的地理位置服务的发达程度相比,国内的相关服务还比较落后,不过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看到该行业的发展前景,纷纷开始提供地理位置服务。
据记者了解,在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推出了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如盛大推出了游玩网,新浪、腾讯和网易正大手笔布局地理位置信息服务。近日,去哪儿网与诺基亚合作推出了国内市场第一款基于位置的酒店和目的地景点搜索和行程管理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诺基亚Ovi导航地图免费使用。据悉,这项基于地理位置的酒店、目的地景点搜索服务,涵盖全球超过1000个城市2.4万个景点以及8万家酒店等详细信息,同时提供给用户便捷的行程管理。业内人士认为,该款软件迎合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大趋势,将显著提高客户行程管理的效率。据悉,这款软件服务的突出特点是,发挥了去哪儿网强大酒店资源优势。对于在异地出差、人生地不熟的客户来说,通过诺基亚智能手机登录去哪儿网,诺基亚Ovi导航地图将实时定位客户的具体位置,并根据客户所提出的“价格、星级”等标准,多维度搜索身边的酒店,并可以浏览大量的点评留言,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酒店。用户通过诺基亚手机登录去哪儿网时,还可以按照出行方式、休闲方式、景点类型、适宜人群、季节月份,来遴选身边的景点,海量的点评留言将为客户提供景点官方说明之外的大量的景点信息。
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消费需求目前,中国大部分用户用手机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使用PC的时间,这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公交车、地铁上,众多白领在乘车的间隙用手机上网聊天、看小说、听音乐已经成为一景。此前,虽然SNS风靡一时,但“偷菜”、“餐厅”等这些毕竟都是娱乐应用,无法真正帮助百姓解决日常生活需求,现在更多人则用手机进行信息查询、生活分类信息查询,如交通、房产、招聘、兼职、二手、车辆等。移动互联网正在从娱乐型向生活实用快速转变。
' 业界普遍认为,“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百亿规模的3G移动互联网应用。据悉,这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未来还不仅仅局限于酒店、景点查询,而是会向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相关联,这将给用户带来更新奇、更有趣的社交娱乐方式。
不过在互联网知名人士刘兴亮认为,尽管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本地广告市场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应用的基础条件尚未明显改善,用户规模增长和用户行为教育都需要经历较长的市场培育期,把握市场进入时机和业务发展节奏非常关键。同时,由于缺乏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本土化产品服务开发能力不足,更关键的一点是,本地广告市场目前不足以支撑整个位置社交网络生态系统的发展,目前只能说,拓展个人付费市场是探索盈利模式的方向。
(来源:通信信息报)【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