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京、悉尼三地市民账单拼一拼
“餐饮和住房支出就占了月总消费52.8%。”这是来自12月11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的《广州市日常消费物价指数对居民生活影响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还显示:广州居民平均月收入为5952.1元,其中收入在2000元~3999元的市民最多。
事实上,除了吃和住,在有形或无形中,市民们还支出了各类税费。以城市中等家庭每月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项。“如果有购物和娱乐场所消费,还要算上计入商品售价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些最终都由消费者买单。”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夏明会说。
文、图/本报记者杜安娜 实习生张彬哲、张瀛子
广州居民平均月收入5952.1元?
“在广州,年收入十二万左右的家庭,可能是最尴尬的,”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夏明会基于以往的研究分析。在生活中,他们可能遇到的“情况”比起低收入人群要多。
为获得城市生存必须支出税费的完整样本,记者采访中以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为例进行分析。
与夏明会的分析有些巧合的是,本月11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了《广州市日常消费物价指数对居民生活影响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中指出:广州居民平均月收入为5952.1元。按一个家庭两人工作来计算,家庭年收入刚过了这个临界点,不过《报告》中也指出,事实上,收入在2000元~3999元的市民最多。
在支出方面,餐饮和住房支出占了月总消费52.8%。其中,餐饮月支出2166.8元,占比最大;住房月支出1372.9元,增长率最高。
这3000份抽样调查中,有六成市民表示自己的收入没有增长。更是有九成居民认为广州近年物价有上涨,大部分人都表示由于物价上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了。
在今年11月底,广州市" 统计局发布的《广州统计信息手册2013》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2012年的广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1978年的8.27倍。
“硬”支出税费“吃掉”1/3家庭收入
根据这份《报告》显示,有七成居民选择减少开支来应对物价上涨,而减少的开支集中在餐饮、旅行、社交和穿着方面。
可以观察到的是,有些税费是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硬”支出,是无法“省略”的。以一个广州两人中等收入家庭为例,必须缴纳的税费有“住宅电费、水费、电视费、物业管理费、电话通讯费、失业" 保险(" 放心保)费”等20多个种类。
经过计算可以发现,除开家庭每月的房屋贷款返还,各项税费支出的总额已经花费了家庭月收入的32.6%,差不多达到三分之一。
其中,税费支出,排在前三位的是" 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和燃油费。
根据广州市统计局《2012广州统计年鉴》中获取的数据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除开房屋贷款返还,每月所交纳的税费总额要花费家庭月收入的29.8%,差不多占比三分之一。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社会保障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交通费、通信费。排在后三位的,则是水费、燃气费和居住服务费(也称作物业管理费)。
广州:家庭月入2万月底“光”
“中等收入”家庭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陈清是以家庭税后收入将近2万,成为“中等收入”中的一员。
刚过而立之年的陈清,走到“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阶段。三年前,父母退休后就帮助陈清夫妇照顾刚出生的孩子。这样一个两口之家很快就发展成了五口的大家庭。
几年前,在亲戚、朋友眼里,陈清和丈夫大学毕业,在城市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也还不错,父母身体也还算好,没有什么生活羁绊。“花起钱来,也没什么数”。
孩子出生后,她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账本”斤斤计较起来。如今,家庭开支最大头就是房贷。2010年买房后,每月背负房贷有8000元。每月要给父母3000元生活费。这两项是雷打不动的必须大头开支。
除此之外,孩子每月的奶粉、纸尿裤、衣物、玩具,以及每月的住房物业服务、水、电、煤气费用,这些零碎的开支差不多要花去2000多元。
再算上每天出行的燃油费、停车费、车辆保险费,每月的支出大约在1500元左右。还计入每月的各种吃饭、交际费用,林林总总也有2000元。
有时还要给父母买点衣物、生活用品,平均下来每月可能差不多也要花去1000元。
剩下来的2000多元,夫妻俩可以用来置办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陈清说,有了孩子之后,自己也步入了“月光族”。
“马上孩子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家周边学校最便宜的每年也要16000元,”陈清说,也就是说,每月还要留下1300元留作教育经费。“一想到,还有各种儿童兴趣班,可能还得再预留一些费用。”
东京“" 房产税”花掉近三成家庭收入
记者在对日本东京一个中等家庭收入居民的取样中发现,与广州居民生活成本相似的是,不考虑住房贷款返还,东京市民每月税费支出,排在首位的也是养老保险费,其次是医疗保险和电话通讯费,而个人所得税和燃油费则落到后面。
通过计算,这一中等收入家庭每月的税费的“硬”支出花去收入的27.5%。与广州不同的是,东京居民还交纳了“固定资产税”和“地区住民税”。而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家计调查”,东京家庭的这项“硬”支出也要用去家庭收入的27.4%。
接受记者取样的这个日本中等收入家庭,虽然每月家庭收入达到4万,但基本上是个“月光族”。从这个家庭列出的开支清单中可以看到,除了这些必交税费外,家庭经济负担还来自于两个孩子的补习教育花费。
在"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统计年鉴中获取的数据可以看到,每月必缴税费,排在前三位的是个人所得税、交通费和房屋地租。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不考虑房屋贷款,悉尼城市居民每月税费“硬”支出,就要用去每月收入的45.6%。与广州市民不同的是,悉尼中等收入家庭每月还要支付“房屋维修保养费”、“房屋地租”、“房产税”和住房保险,而且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从采集数据计算,这三个城市中,悉尼居民税费“硬”支出与收入比对,占比最高。
广州家庭收入12万是临界点?
“虽然从数字上看,悉尼市民缴纳的税费比例看起来比广州和东京要高,但不能简单认定:悉尼市民税费及生活成本比其他两个城市高,”夏明会解释,“不能简单的看账面上的工资收入与各项支出,还要考虑到他所能享受的社会福利以及货币的购买力。”
他举例,一个在澳大利亚朋友,年薪55万元,缴纳16万元个人所得税,养活一家三口人。在澳大利亚,可以算得上中产者。
他说:“在中国,对中产阶层收入为多少,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标准。”据他之前研究和观察,广州城市居民中比较难受的是年收入12万元左右的家庭,“他们生活压力最大,处于爬坡阶段,一个人养活一家的,日子最难过。”
统计还有一定困难
记者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国外的家庭收支的统计中,均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多以个人为单位。夏明会说:“以日本的统计为例,以家庭来收税,要考虑家庭抚养人口数量、孩子的教育,有相应的抵免。例如"住民税",如果工作的丈夫已经缴纳了这部分费用,没有收入来源的全职太太就不用缴纳这一笔费用。”
“我国将来税收肯定以家庭为单位申报核算,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夏明会认为。
“不过,在我国凡是涉及到税费的问题,有一个最大弊端,就是统计得不完善。”夏明会直言。
而在我国香港,统计做得要完备许多。他说:“在香港,不论有钱还是没钱,每年都在申报,根据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到家庭的收入。比如,现在到了年底,政府要对低收入家庭,每个家庭补贴6000元,这个建议通过立法会,这个钱就会拨到每家每户。因为在表格上就可以查询到。”
据他了解,目前官方、学界都没有做过一个城市居民在城市生存所缴纳的基础税费的完全调查。“如果要完全统计缴纳的税费,这是一个大课题,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