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美元的蛋糕到数千美元的燃料;从肥皂、通心粉到武器弹药、人员开支,“基地”组织制定严格的账务制度。
前情报人员和分析师们说,从创建人乌萨马·本·拉丹时代开始,“基地”高层试图仿效企业运营模式管理这一极端组织。
“无论买什么都要开收据”
穆罕默德·吉特亚在马里北部通布图市一个市场里开了一家杂货店。他回忆,一天,一支悬挂“基地”组织黑色旗帜车队疾驰而来,他以为预料自己将遭敲诈勒索,因而立即锁好钱箱,藏在柜台后。车队在店门前停下,一个头目下车,推门而入,要求买一罐芥末,同时开一张1.6美元收据。
这名头目是“基地”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南方司令部司令”纳比勒·' target='_blank' >卡马。他成了吉特亚的常客。一次,他要求吉特亚准备一个印制的收据本,以便开具看上去正规的收据。吉特亚照做,在收银机底下放置一个颇为讲究的绿色收据本。“无论东西多么不起眼,他们都要收据。”吉特亚回忆道。
“基地”成员购物索要收据的做法给吉特亚深刻印象。在通布图的非正规露天市场,商贩们告诉美联社,“基地”人员通常成对前来采购,一个人讨价还价,另一个在本子上记录价格。
“基地”的账目文件显示,购物开收据、记账在这一组织中是常见做法。美联社28日报道,在通布图一座曾经由“基地”占据的建筑中发现超过100张收据,显示“基地”人员记账细致,连购买一个灯泡也要入账。
多年实施企业化管理?
除收据和账单,“基地”还有工资单、求职表、慈善和宣传开支。分析师们说,“基地”多年来试图借鉴企业运营模式实施管理,建立统一财务制度,打造“跨国公司”。
曝光的“基地”文件显示,如同企业,这一组织有“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人力资源部”和“公共关系部”。
一些分析师认为,这类严密的组织结构不仅有利于“基地”生存下来,而且能帮助它扩张。另外,由于“基地”基层成员通常在偏远地区活动,报账能使上层把握下层人员的行踪。
他们说,严格的开支管理制度可追溯至“基地”创建人本·拉丹。
本·拉丹重视管理,对雇员严格要求,比如无论采购金额多小,雇员都必须提交一式三份的账单。他招募第一批“基地”成员时也要求他们这样做。
从“基地”账本可以一窥他们的日常活动。一股“基地”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请求提供御寒衣服和帽子。占领通布图后,“基地”为当地监狱预拨资金,为宗教法庭制订详细预算,每名法官每天审理案件可获2美元酬劳。
财务支出还包括宣传和民生费,用以扩大“基地”影响和争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