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地人赴港买' 保险(' 放心保)的热度一直不减,内地客户在香港购买保险的保费,每年以超过5%的比例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香港新增保单中向内地人发出的占总数的14.9%,创近年新高。保障范围更快、投资回报更高、服务水平更好是内地人“舍近求远”到香港买保险的主要原因。但香港和内地保险市场的差异性所隐藏的风险也需要赴港投保人群理性看待。
保险专家认为,虽然香港保单在保障范围和投资收益等方面有吸引力,但异地投保也存在诸多风险,投保时需格外加以注意,首先需要提防的就是“地下保单”。
根据香港保险监管部门规定,香港地区保险人向非港居民签发保单,应由其本人到香港当地办理投保手续(入境和旅程费用成本不容忽略)。因此,内地人自行出境并自主决定在港投保所产生的保单,受契约订立地' 法律保护;内地人通过保险中介在中国内地所签署的保单,属于“地下保单”,不仅代理人的销售行为要受到严厉查处,所签保单也依法无效。此外,投保人在内地直接从保险中介手中购买所谓“境外保单”,还有可能因难辩真伪而买到“假保单”。
理赔困难也是赴港投保的一大障碍。虽然现在内地人在香港银行可以开户,能够解决以前每年前往一次香港续交保费的麻烦,但由于保单是受香港法律管辖的,如果遇到理赔问题,往往需要被保险人/受益人本人或委托他人赴港办理相关手续,有些险种的手续还相当繁琐,费时费力且耗金。比如,报销型医疗保险会涉及两地对医疗诊断、凭证的互认以及医疗费用的核算;领取身故保险金时须提交的某些法律文书得通过律师办理等。这些方面花费的钱和精力都是不可预估的。
考虑到保障范围和费率低廉的优势,重疾险和健康险是内地人群赴港投保的主要险种,与此同时,就医的便利和成本也是个问题。若内地人赴港买了重疾险或其他健康险后,仍在内地就医,则通常只有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签约医院才能获得赔偿。香港各保险公司的内地签约医院数量有限,目前也未做到至少一城一院的布局。例如:某香港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指定签约医院虽有百家,但具体到广州及附近地区则只有两家。
同时,汇率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绝大部分香港保险产品均以港元和美元计价购买、理赔或给付,人民币保单比例仍然较少。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很可能造成投保人最终拿回的收益比预期低,所以投保时应注意是以港币结算还是人民币结算。
如此看来,内地人赴港买保险从投保到理赔再到争议解决,多个环节需要投保人/被保险人付出不菲的成本代价,所以须谨慎决策。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是否要去香港买保险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决定,赴港投保要走正规渠道:一,购买正规的香港保险需投保人亲自前往香港,如果是父母为不满18岁的儿女投保,孩子无须前往。二,投保时除了旅行证件外,还需要携带身份证,父母为孩子投保则需要携带孩子的出生证。三,投保人投保申请须由保险公司查验,备案投保人的有关身份证件和入境证明等文件,以确保投保人购买保单之日在香港,从而保证保单的合法性。四,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投保人须在香港银行办理一张银行卡,存进交纳保费所需的款项,今后每年交费时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转账,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五,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应该在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核实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资质,并确认保险代理人的资格,以防被不法机构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