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过去了,又是盘点“钱袋子”的时候了。回顾2013,投资理财市场似乎并未有多少起色:股市虽有几次波段行情,但整体仍旧低迷;基金市场出现严重分化;就连一向被认为只赚不赔的黄金,今年也让多数投资者亏损。盘算下来,也就只有那些稳健型的投资品种,比如国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还算比较稳定。
股市
多数股民仍亏损
回眸去年A股走出的迂回曲线,年K线收阴几成定局,堪称虎头蛇尾。2013年国内A股市场表现分化,深成指和上证指数表现暗淡,领跌全球股市,但中小企业板指数和' 创业板指数则出现上涨,尤其是创业板指数大涨8成,在全球股市中表现极为显眼。
记者调查发现,去年股民普遍表示上半年收益情况较好,不少股民都实现盈利,但是下半年,不少股民都损失惨重。虽有创业板大涨80%的行情,但总体来看,去年还是有超6成的股民亏损。
股基分化、货基表现不凡
2013年,股票 型基金、货币型基金表现抢眼。据统计,排名前20位的股票 基金去年以来收益率超过40%,但去年股票 型基金业绩分化严重,其中重仓创业板、中小板优质成长股的股基集体暴涨,而偏好权重股的基金业绩则出现大幅滑坡,不少基金仍出现较大亏损。目前表现最好的三只股票 型基金均为重点跟踪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基金,如中邮战略' 新兴产业收益率达到78%,遥遥领先所有股票 型基金。同时去年表现较好的还有货币基金,去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达到4.21%,较去年同期的收益率平均值高出0.58%。
基金去年出现“冰火两重天”的表现,与股市去年“结构性行情”有直接关系,去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低迷,但创业板却出现了一波大牛市,不少重仓创业板的基金表现强劲。
楼市
仍受制于调控,表现平淡
对于楼市来说,去年仍然是平淡的一年。
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出台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被业界称之为新“国五条”。新“国五条”内容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内容。此后,不少地方又出台了“二手房交易20%的个人所得税”、“二套房首付提高”等调控政策,并且下半年以来,银行也收紧了房贷,这些都压制了房价。
整体来看,去年,除了一些一线城市房价出现较明显上涨外,像扬州这些二线城市,房价都保持比较平稳,并未出现大的波动。对于投资房产的投资者来说,去年无疑是难以获利的一年。
全年下跌近三成
最近10年来,黄金走过了一波大牛市,买黄金一度被很多老百姓认为是“只赚不赔”的投资,但去年情况显然不一样。回顾去年国际金价的走势,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曾经连续上涨10多年的黄金,在2013年却成了“破落户”,让去年投资黄金的市民失望不已。据统计,去年4月12日、9月12日、10月11日、11月20日、11月26日,黄金市场一再上演断崖式下挫,其间还触发了交易所的熔断保护机制,市场交易被暂停。金价全年跌幅已超过28%。
去年四五月份,黄金开始出现加速下跌,此时一度出现“中国大妈”抄底抢购热潮,但“中国大妈”的疯狂出手,并未抵挡住金价的猛烈下跌,去年投资黄金的投资者,绝大多数都要面临亏损。
国债
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
国债的吸引力在去年仍然没有消退,每次国债一上市,总是能在很短时间内被认购一空。
记者查询' target='_blank' >财政部发行公告发现,去年财政部向居民发行的储蓄国债(包括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利率均保持在一致状态,其中3年期品种票面年利率为5%,5年期则为5.41%,与前年年末相比略有上行。对同期“一浮到顶”后的银行定存利率来说,仍然分别高了0.325个百分点和0.185个百分点。我们可以算笔账,以10万元资金为例,若按5年期定存上浮到顶后的5.225%利率计算,5年后收益为2.6125万元,收益仍比5年期电子式国债低925元。
可见,在股市低迷的背景下,国债仍然不失为稳健投资者的较好选择。
理财产品
收益率整体比前年上升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经突破10万亿元。根据统计,去年共有超过4万多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其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4.658%。而前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1%。在已经到期的25119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12825只公布了实际年化收益率,平均实际到期年化收益率达到4.445%。这其中,在上述公布到期实际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仅有108只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
可见,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也偶尔有出现亏损的事件发生,但整体来看,表现还是相当不错。并且去年以来市场资金流动性不断收紧,银行多次闹出“钱荒”,理财产品收益也有逐步走高的迹象。
黄金投资案例
案例1
投资金饰
每克一年亏100多元
2013年,对于投资黄金的“扬州大妈”来说,不是一个丰收年。
“股票 自从2008年之后,一路下行,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太多经验的人来说,股市风险太大了。”家住宝带小区的邹大妈介绍,在老百姓看来,黄金一直是保值增值的,其他投资都不' 保险(' 放心保)时,就买点黄金回来。“三五年前买的黄金,在去年年初价格至少上涨100元/克。”
去年初,实在找寻不到好的投资理财方式,在朋友的劝说之下,邹大妈花了几万元购买了一些黄金饰品。“不晓得买什么,买点手镯、项链等黄金首饰,一方面投资一方面也可以自己戴戴。”邹大妈告诉记者,当时的商场搞活动每克金饰大约也要400元/克,一下子花了四五万元。“现在后悔当时夯了,一下子买这么多。”
经历了一年的多次调价,邹大妈对当初的冲动后悔莫及。据相关统计,国内金价去年14次下调,以千足金价格为例,某品牌千足金已经从2013年1月1日的408元/克下降至目前的302元/克,下跌106元/克,跌幅超过35%,接近4成。“真没想到,去年一年黄金跌得如此厉害,一年亏了100多元/克。”邹大妈介绍, 经历了几翻跌价后,如今市场上的黄金饰品最低只要275元/克,再加上一些手工费和折旧费,如今每克亏损124元。“当时买的5万元金饰,如今亏了一万多元了。”
与邹大妈不同的是,大多数“扬州大妈”购买黄金饰品都是在去年4-6月份。
“去年4月份暴跌的时候,商场的黄金柜台围着都是人。”市民小李回忆,去年4月下旬是黄金集中销售的第一个' target='_blank' >高峰,这也是“中国大妈”诞生时。“当时扬州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在350元/克左右,最低的327元/克。”市区某黄金专柜负责人介绍,如果回购的话,按照现在市场价格来折算,加上折旧费和加工费,一克黄金饰品至少要亏上百元。“黄金首饰每克至少上涨100元,才有回本或者增值的潜力,购买黄金首饰作为投资并不明智。”
案例2
投资金条
依旧逃脱不掉“亏”
“买黄金饰品的人都不算投资,更多是一种刚需或跟风。”有着多年“炒金”经验的老李去年也“栽”了。“去年黄金跌得太厉害了,别说买黄金饰品肯定亏,买投资金条的更是亏大了。”老李沮丧地告诉记者,一般买金饰的人购买量不会太大,而投资金条的一般至少数万元,多则近百万元。“去年我就先后花了30多万元在黄金上,现在算一下亏了快10万了,完全被套牢了。”
据老李回忆,去年初投资金条的市场价格在340元/克计算,如果那个时候买一直没有回购的话,现在要亏大了,目前国内金价仅为每克250元左右,每克跌了100元。“去年初购买1公斤' 实物黄金的话,其本金为34万元,到现在只值25万元,每公斤损失约为9万元。”
等到去年4月中下旬,黄金暴跌之后,市场上的价格大概在280元/克时,当时购买的人就比较多了,即便如此依旧是一个亏字来形容。据介绍,去年4月份黄金暴跌之后,一股“大妈买金”风席卷全国。“不是只有大妈才投资黄金的,我也加入这个序列了。”老李笑着说,即便是去年4月份购买现在也亏得一塌糊涂。“去年4到6月份,黄金一直下跌,第二季度成为全年跌幅最大的阶段,金价跌幅达26%。”第二波抄底高峰应该是在去年6月底,抄底价应该在250元/克-260元/克之间。即便如此,回购时,算上手续费,一克黄金依旧要亏10多元,一公斤黄金就要亏上一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