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晚报记者 钱奕羽
今天,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金陵晚报记者获悉,近期《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监督实效的意见》出台,未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重大事项的决策、政府的“钱袋子”监督、官员评议上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同时,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 target='_blank' >社会保障基金“四大账本”将全部提交审查批准,政府组成部门预算也将首次全部提交审议。
“人代会”上
政府组成部门预算将首次提交审议
金陵晚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市政府将首次把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障基金这“四大账本”全部提交审查批准,政府组成部门预算也将首次全部提交审议。
《意见》提出,“市人民政府要将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加快包括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障基金等在内的全口径预决算体系建设”,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即“2014年实现人代会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批准,2015年实现人大常委会对全口径决算的审查批准”。
听取“一府两院”汇报将向社会公布满意度
人大监督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一定的刚性。《意见》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要求,鼓励人大积极探索和运用刚性监督手段,不断增强人大监督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意见》对审议意见的落实提出了更为刚性的监督手段:“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要适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对重点议题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汇报,并进行满意度表决,表决结果向社会公布。”
日常监督
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向人大报告
政府重大工程上马,是不是一把手“拍脑袋”就能决定?未来,政府重大事项必须向人大汇报。记者看到,《意见》第一条就是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职权的行使。《意见》明确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要及时审议和讨论重大事项并作出决议、决定。“一府两院”应当根据相关制度要求,主动就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同时,《意见》还提出,要通过履职评议的方式来加强人大常委会对其任命、决定任命干部的监督。
明年实现全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意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贯彻中央精神,充分借鉴广州、深圳、武汉等地较为成熟的经验,提出了人大履行预算审查监督职责、政府推进全口径预决算体系建设和预算公开的原则要求。
《意见》提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务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规定,按照"全面、真实、清晰"的要求,2014年实现政府预算和政府组成部门预算的全部公开,2015年实现全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