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19日讯 ' target='_blank' >央行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专家分析称,存款的减少与理财产品发行和互联网领域频频推出的吸金产品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仅仅20多天的时间,余额宝的规模就从2500亿元增长到4000亿元以上。
日前,' howImage('stock','1_601398',this,event,'1770')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与' target='_blank' >工银瑞信基金推出“天天益”理财产品,可以把卡内沉淀资金投向“工银现金宝”。' howImage('stock','1_601328',this,event,'1770')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则与易方达基金联合推出“实时提现”,可满足客户7×24小时申购和赎回需求,资金T+0实时到账。此外,' howImage('stock','2_000001',this,event,'1770')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的“平安盈”、广发银行的“智能金”等产品也相继推出。
但是,与余额宝相比,银行系新产品规模明显落后。以平安银行“平安盈”为例,虽然打出1分钱起购口号,但截至2014年2月11日,累计申购额仅9.63亿元,与余额宝数以千亿计的累计申购额不在一个量级。
这也许与银行的营销策略有关。就目前情况看,银行并未主推该类产品,在官网首页上通常找不到产品相关信息;对于客户也有所限制,或限于网银或者手机银行客户以及部分地方区域客户。
据法制晚报报道,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电商宝类产品的发展,如果银行坚持不推出类似产品,越来越多的存款将从银行流失。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偏紧的环境下,受管制的存款利率和市场化的银行间利率的差异在扩大,事实上对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倒逼作用。今后,将有更多普通存款转变为宝类产品。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