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南方都市报:网瘾不是罪 不应重拳治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src="http://img.hexun.com/2010-12-29/126472038.jpg"> 聚焦热点,关注身边 视点 网瘾少年小丰的右脸依然红肿,4天前,他因屡教不改被爷爷痛打后,又被绳子绑了10多个小时。经过一番劝解,爷爷给他松了绑,小丰也当众承诺要改过。谁知,前晚他趁大人熟睡之际,拿走了1000多元钱,再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聚焦热点,关注身边

视点

网瘾少年小丰的右脸依然红肿,4天前,他因屡教不改被爷爷痛打后,又被绳子绑了10多个小时。经过一番劝解,爷爷给他松了绑,小丰也当众承诺要改过。谁知,前晚他趁大人熟睡之际,拿走了1000多元钱,再次去了网吧。

这是一个让人无奈和痛心的事件:家长也知道暴力对待孩子不好,但是,面对所谓屡屡犯“网瘾”的孩子,又怀疑自己下手不够重。有什么比这种心情更让人纠结呢?

笔者的观点是,别把孩子上网都归结为“病”,并且,应把防御当上策,而不是一味被动地用“暴力”解决问题。网瘾是一个莫衷一是的概念,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中,都存在着极大的争议,这也说明了人们对最基本的问题———何谓网瘾还缺少一种理性认识。但是,复杂并没有让人们的行为变得更慎重,相反,一系列武断的做法和一系列悲剧无情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有的青少年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事实上,不能简单地把上网的偏好归为网瘾之列,在笔者看来,这若不是一种无知,就是对责任的推卸。可以说,当下不少青少年的所谓网瘾症状并不仅仅是与网络相关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不少家长和学校纷纷把问题推向了网络,归罪于孩子,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误区。

就本则新闻来说,我们可以追问的地方有很多,孩子的环境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当父亲为了生意可以放弃应有的引导和教育,而一味怪罪孩子时,这真的合理吗?孩子曾多次遭到暴力对待,那么,屡屡出逃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反抗心理的折射。

更进一步说,不能对网络进行有罪化设定,而忘记了网络的工具属性。专家认为,将网瘾曲解为病,带有对' 互联网的歧视。网络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无可替代的正面作用,所以对青少年网瘾的防治,要以引导为主,不能靠强制阻止。

要看到,假如网瘾存在的话,也是一个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的问题,而不单单与网络有关。如果把一个社会学问题简化为医学问题,甚至对网络进行有罪预设,在笔者看来,就是南辕北辙。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瘾少年小丰的成长之道并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股市投资勿盲从权威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