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纷繁复杂的股市,很多投资者会产生在大海中航行,却失去罗盘的感觉,不知道正确的道路在哪里。这时,股市中充斥的各种信息及建议就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其中,很多投资者都选择相信股市中名声最大、最成功者的意见。
譬如,有“股神”之称的' target='_blank' >巴菲特就无数次地被视为投资“坐标”,几乎每次巴老投资后,都有一大批人跟着疯狂购买。但巴菲特提醒这些忠实的拥护者,投资时不要被权威意见左右,应当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勇于挑战权威。
不盲目相信权威
巴菲特的老师' target='_blank' >格雷厄姆在投资界享有很高声誉,其投资理念对当时企业资产评估的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巴菲特认为,格雷厄姆只看到企业的有形资产却忽视无形资产,企业和其他机构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企业拥有品牌价值,这种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实际效益。而格雷厄姆没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的评估理念已产生偏差。1963年,巴菲特将眼光放在一家服装厂上,该厂的产品并无很大竞争力,只是股价较便宜。当然,这并非巴菲特投资的原因,他是看重这个厂的无形资产才出手购买。为达到控股地位,巴菲特不断追加投资,最后这家公司的发展超出预计,给他带来了丰厚回报。
此外,格雷厄姆喜欢低价买股,等上涨时抛售,赚取差价。本来巴菲特赞赏这种投资理念,但遇到投资大师' target='_blank' >费雪之后,他意识到投资股票 关键应看有无发展潜力,放在手中能不能继续增值,如果不能,不管股价多低都没必要购买。
巴菲特说过:“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我的投资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判断,只要是我感觉能够赚钱的股票 就一定会大胆地购买。”当然,他的判断并不是空穴来风,他从上述两位投资大师身上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理念,在投资前先对企业有全面了解,确定它符合自己的要求后,再考虑股价问题,且只有当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出手。不做未来市场预测这种不盲目相信权威并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使巴菲特在投资道路上越走越顺。
在巴菲特眼中,股市只是进行股票 交易的地方,和其他市场一样,会受到很多复杂因素影响,未来走势永远不明确。所以,他绝不对股市发展进行预测,也不会预计股市何时迎来牛市或熊市。当然他更不相信所谓专家的预测,因为在股市中,那些所谓专家进行投资判断时也会受他人影响,其预测并非自己的意见,而是综合市场上所有观点之后得出的,只是反映市场的一个现状,所以不能作为投资指南,只能作为参考。
巴菲特长期投资的策略,也是他不去预测股市的原因之一。他觉得股市的不确定性恰恰是长期投资者所需要的,只要能坚持长期持有某些股票 ,就不用担心股价波动带来损失,还可以在股价下跌时大量买进合适的股票 ,增加未来的收益。
巴菲特在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说:“我们公司绝不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未来的股市进行所谓的长期预测,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加不会。市场投资本来就是一个赌注,如果投资者妄图通过对市场的预测企图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和损失的最小化,那很可能会掉进更大的陷阱里面。”所以,巴老永远都是静静地跟在投资者后面,在他们疯狂追逐时保持冷静,在他们失望时果断出击。就像巴菲特一再强调的那样,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想要在投资的路上越走越远,获得高收益,投资者就要坚持自己的判断,拒绝随波逐流。
对于专家意见,除了虚心学习之外更应大胆超越,才能不断增强实战能力,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