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时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从表面看行情精彩纷呈,实际上除了少数股票 维持在一个跨度较大的单边上涨时间段外,多数股票 呈现出随大盘震荡,或在固有箱体内运行的格局。制约这种“箱体股”走势的因素,除了市场环境、供求关系外,还与股票 的消息“刺激”及其对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密不可分。
其实,操作“消息股”特别是利好性质的“消息股”,必须有底线思维,这是因为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股票 ,市场传播的各种消息尽管内容相异,但结局大致相同:听信消息者大多难以取得好的收益,替他人买单的概率则比操作“熟悉股”大得多,这是入市多年的老股民至深的体会。
莫被主力忽悠
一般来说,入市多年的老股民以及心态良好的投资者,被消息忽悠的可能性不大,但新股民及赚钱心切的投资者中招概率相对较大。要防止被“消息”忽悠,关键在于做到以下几点:
理性看待消息本身
操作“消息股”前,要区别消息本身的可信度。通常情况下,衡量一家上市公司估值的高低及制约股价涨跌的因素,最终都取决于企业的业绩,如生产经营状况、产品供求关系、未来发展趋势等。如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产品供不应求、发展潜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正规公告等方式发布利好消息,大多系“真利好”。反之,如果生产经营状况不佳、产品供大于求、发展潜力不大的公司,通过一些非正规途径冒出来的“好消息”,“假利好”的可能性很大。
应对策略:面对与“真利好”相关的公司,可多加关注,但对“假利好”的公司则不参与。
分析比较股价高低
一般情况下,当某股票 有“真利好”时,在正式发布前,普通投资者不大可能提前知晓。换言之,当多数投资者知道该股票 的“真利好”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几乎所有消息都有“消息潜伏期”和“消息发布期”这两个阶段,绝大多数投资者获得“真利好”是在“消息发布期”,不大可能在“消息潜伏期”获悉。
应对策略:在“消息潜伏期”,可多关注熟悉股票 的盘口动向,发现有主力入驻迹象,及时介入,耐心持有,等待相关消息的发布;在“消息发布期”,仔细研究股票 走势,计算比较相关股票 的股价高低,一般是“横向比估值”,即在有可比性的同一板块内的股票 里,在流通盘、业绩大致相当情况下,多选市盈率低的,少选市盈率高的品种;“纵向比涨跌”,即通过对单一品种自身在一段时间里的涨跌幅进行统计、比较,剔除涨幅较大(一般30%以上)、大幅跑赢指数(一般超过30个百分点)的股票 。对于该剔除的股票 ,即使是“真利好”原则上也不参与。反之,在有“真利好”情况下,区间涨幅不大(一般30%以下),或基本随指数起落(涨幅一般不超过大盘30个百分点)的股票 才可适量参与。
密切关注盘中波动
即使对于“真利好”,绝对涨幅也不大,操作起来风险较小,最终决定适量参与的“消息股”,还要注意介入成本。因为,介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操作“消息股”的成败。
应对策略:消息发布后的第一时间采取等待策略。通常情况下,“利好”消息出来的第一时间,“利好股”都会高开,然后冲高回落,所以不宜追涨,等回调到位后,再逢低买入。
审慎确定操作策略
对“消息股”一般采取短线策略,只有对于熟悉的“消息股”,操作底气足,才可进行长线投资。
应对策略:无论是短线还是长线投资,都应先设目标位,一旦到价、获利卖出。其中,对短线操作还应设立止损位,一旦跌破止损价,应立即卖出、控制风险。对长线部分,则不宜设止损位,如果买入后股价出现下跌,不仅不应止损,还可适量补仓。须有底线思维
操作“消息股”的投资者,还应坚守一定的操作底线。
控制仓位
参与“消息股”操作的资金或市值占账户总值的比例要有一定的上限,一般30%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50%,切不可重仓甚至满仓参与,防止由于消息失灵、操作失误引发投资风险。
做好搭配
在控制总量的同时,尽量做到几个“消息股”同时配置,如同时配置两只股票 ,各占二分之一等。同时,在单一品种内部,还可进行分批买入,如分两批、每批各二分之一,或分三批、每批各三分之一等。
保持淡定
既不急于求成,买入后不指望相关的“消息股”能立即大涨,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又不从众交易,在确定交易品种、方向和数量时要养成反向思维习惯,尽量进行反向交易,即利好出来时不买反卖,利好消退时不卖反买等。如此,有好的心态参与“消息股”的操作,最终取得好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