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2月27日《南方都市报》)
看到这则新闻第一感觉为一个年轻阳光娇艳的生命逝去而惋惜,不仅是死者的家人,是谁都会感觉疼。大多数愤怒网民几乎又把板子打在了社会身上,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等词纷纷甩在社会身上,指责社会就是“凶手”。每次让社会承担责任,既然是社会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反正和我无关,一阵“围观”后事情不了了之。其实从这件事处置来看,有这种看法的网民是打错了板子。却忽视了三个真正的原因。
其一、国民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从报道中可以看到,梁娅倒下3分钟后,即有市民想施救,但还是放弃了,不得不通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只有打电话报警,也没有采取任何救助措施。随后赶来的警察所能做的也只是不停地到地铁口看救护车来了没有。从他们的反应看,并不是不想救而是缺乏急救知识,不知道怎么救。因此白白浪费了50分钟的宝贵时间,这对于一个处在危急的关口的生命该是多么重要呀。在此次事件中有普通市民、地铁工作人员、警察,可见急救知识缺乏不是某个领域某个阶层而是全方位的。据了解,在我国,因人们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缺乏,猝死患者的生存率仅为1%,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却在25%以上。因此,呼吁尽快在我国开展急救知识的演练和学习是当务之急。
其二、地铁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设施。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人流汇集场所,按理说应该制订详尽的突发事件预案,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立马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从此次事件发生的场所深圳地铁看不出类似的迹象。工作人员反应笨拙,现场也没有开通绿色通道,除了坐等救护车外,几乎做不出任何反应。一个乘客的“意外”就让地铁不知所措,假设一下,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突发意外,地铁还不乱成了粥。所以,通过这件事情,可以追责一下地铁的责任。
其三、深圳的急救体系反应迟缓。此次事件中,深圳的救护车32分钟才到达现场。不知道深圳有没有规定救护车的到达时间。而在' 美国,一个急救电话,救护车4-7分钟就能到现场,其他先进国家为6-8分钟。而在我国,做得最好的是上海,9个中心城区2007年救护车到场的平均时间为11分钟。深圳一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风向标,想必其的急救体系建设也应该走在全国前列。可见,32分钟是一个多么缓慢多么难于忍受不可原谅的时间。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当我们为女白领之死难过、惋惜、愤怒时,找出真正原因才是最重要,这样社会才能进步,才能避免下一个生命不会因此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