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11月我国多晶硅进口创纪录 两头在外尴尬待缓解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2010年,光伏市场的火爆给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近日,中国海关披露的一份今年截至11月份的多晶硅进口明细,其中11月份6153吨的进口量刷新了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光伏企业处了解到,随着目前多晶硅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包括光伏企业在内的不少企业都更加关注上游市场,加码多晶硅生产。中国光伏市场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可能会从原料市场开始打破。 11月份进口创新高</p&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2010年,光伏市场的火爆给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近日,中国海关披露的一份今年截至11月份的多晶硅进口明细,其中11月份6153吨的进口量刷新了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光伏企业处了解到,随着目前多晶硅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包括光伏企业在内的不少企业都更加关注上游市场,加码多晶硅生产。中国光伏市场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格局,可能会从原料市场开始打破。

11月份进口创新高

2010年11月中国进口多晶硅数量为6153吨,前11个月累计进口量41898吨。11月份进口量创历史新纪录,同比增长159.8%,环比增长45%。

这是近日中国海关披露的11月份多晶硅进口的部分数据

“进口量大幅度的增长,和今年光伏市场的火爆有较大的关系。”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同时这也是一个正常状况。”

“从理论上说,多晶硅进口量的增多,给部分光伏企业带来的是成本上的压力。”国内某知名光伏企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在他看来,目前就多晶硅的生产技术而言,国内一些企业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产能和目前的需求量还不成正比。

限制多晶硅发展的原因不少。首先,多晶硅是属于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的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门槛较高。其次,多晶硅企业属于化工行业,工厂的建设、调试、生产、达产等过程周期比较长,有的甚至需2~3年。所以,按照目前国内多晶硅的需求量,短时间内供小于求的情况得不到很好的缓解。

加码多晶硅

加大多晶硅的投资,能否改变“两头在外”的尴尬?“理论上应该可以,最近不少公司都在投资这个行业。不过国内的光伏企业还是非常理性的,毕竟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上述光伏企业人士说。

目前,国际上不少公司也在扩展多晶硅生产线,如果国内上马多晶硅,将逐步供需平衡。同时,国内一些小的多晶硅生产厂商依赖目前火爆的需求市场,出售价格相对较高的多晶硅产品。如果供需趋于平衡,这些小厂将很难生存下去。

在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彪看来,国内大型光伏企业从国外进口的多晶硅,因为都是长单,价格相对稳定,甚至低于国内某些小厂。

最近,英国瑞能集团旗下子公司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在四川建设光伏产业基地,计划投资235亿元,5年内新建多晶硅及其配套项目。服装企业波司登也于本月宣布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与合作伙伴投资60亿元打造年产6000吨的高纯硅项目。

“以前有多晶硅生产线的,扩大产能是正常现象;之前没有多晶硅生产的,出于垂直一体化的战略,防止价格过高波动,进入多晶硅行业。”李胜茂说,“目前光伏行业两头在外一并解决还不现实。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是一个长期过程,难度也大。随着产能的增加,更有利于组件价格等的下降,从而促使国内大幅度推广光伏产业。”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 http://www.nbd.com.c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打破“一亩三分地” 习近平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七点要求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