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民办小学的收费将进行调整,按照年级不同进行分段收费。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旨在调整东莞民办学校办学成本高企与民校在校生缴费压力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一政策施行后,民校在校生的收费将“增负”多少,是否成为家长们的“不能承受之重”,又能否起到平衡教育投资与收入之间的经济差?市物价局有关人士日前做出了权威解答。(详见今日A07版)
我市经批准收费的民办学校有250多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民办学校承担着绝大部分新莞人孩子教育的责任。新莞人家庭收入层次普遍不高,对学费涨价比较敏感。尽管去年开始,我市对民办学校进行财政补贴,让广大新莞人家庭松了口气。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学校“涨”声不断,甚至有学校涨幅近50%,抵消了不少补贴的效果。
公允地说,民办学校涨价也并非师出无名。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教育机构硬件要求。民办学校要新建或加固维护校舍、要按照国家要求购买校车、提高老师收入水平等等。民办学校运营压力陡增,涨价似乎在所难免。若果一味地压制此种需求,也会造成学校运营不稳,或教育水准下降等问题。
既然学费不能不涨,那也要涨得让家长接受。就目前来看,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的涨价方式,避免学校收费标准调整对在校学生的影响,减少学生因学费提高出现退学的情况。同时,采取公示、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新政策。而物价、教育等部门联合监督,避免学校暗箱操作、变相涨价等情况出现。这些,都有助于顺利推广新政策,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过,涨的学费,不能全进入老板口袋。有关部门也规定:学费上涨部分,要有相应比例用于提高教师工资、改善教学环境。而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要求民办学校申请涨学费时,还必须签下“上调教师工资”的承诺书。我市部分民办学校,教师收入太低,甚至比不上流水线的工人。教师如此境况,对教育有害无益。民办学校即使是从自身发展出发,也应该致力于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教得安心。因此,学费上涨部分用来提高教师待遇,是题中应有之义。
政策好,也得行之有效。这些年来,我市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乱收费、违规收费等现象依然出现。而且,前些年民办学校就出现过“涨价潮”,并声称都是用来改善教育条件。问题是,改善效果如何,外人不得而知。尤其是提高教师待遇这一块。教师受制于学校,投诉学校的成本远比家长高。因此,教育、物价部门应该以更严厉的惩罚举措,使得学校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