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近6亿用户和超过千亿的利润,仍让全球最大' 电信运营商的掌门人充满危机感。
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是国内甚至国际电信产业炙手可热的人物,不停歇地出现在各种产业会展上,依然亲自出马拜访合作厂商和潜在客户,依然频繁地被媒体追逐和报道……实际上,这些表象之下的一个逻辑是:“中国移动依然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公司。”
2010年仅仅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的营收就高达3526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3.9%。这相当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同期利润之和的5倍多。不出意外,中国移动将会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千亿元,成为最赚钱的央企之一。
当我们列出上述的量级比较,用以形容中国移动的“大”,并由此发问一个企业究竟多大才算够大,中国移动膨胀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时,王建宙则坦言他并没有仔细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移动仍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至少“公司现在每个月都还在增加几百万用户。”
牢牢把持着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市场地位,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用户净增长4747万,达到了5.69亿,比排名第二的沃达丰多出2亿多用户。
但另一种比较也为市场所关注尽管中国移动的用户在庞大的基数上还能保持令人吃惊的增长,但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却在持续下降,目前仅为10美元左右,比起沃达丰和NTT DOCOMO等国际电信巨头60-100美元的ARPU值,相差甚远。
关于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发展态势,有一种判断是,当他们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变成utility(公共事业型公司),即几乎没有什么成长性可言,利润率不会太高,但可以凭借一定的规模来获取稳定的现金流的公司。
显然,王建宙并不认为这个假设会成为中国移动的最终归宿。“ARPU值低,并不是说一定是负面的,关键要看企业的市场价值。我们的用户数最多,但总收入不一定是最高的,说明我们的价格是偏低的。而我们的规模大了,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因此平均利润是比较高的。另外,为什么中国移动的市值也很高?就是因为我们的增长速度更快。”
对于刚满十岁的中国移动来说,“天花板”的问题曾不止一次的被提出过,但在2G时代,它总能够率先挖掘到市场机会并建立起足够明显的优势,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可未来,“大象”还会按照过去的方式继续快跑吗?
“激动人心的”、“前所未有的”……在与《英才》记者对话的两个多小时时间里,王建宙多次用这样的词汇形容中国移动在3G时代的新增长机会。具体来说,两个最大的增长点正是“移动' 互联网”和“物联网”。“就如同我们今天的语音和短信一样,至少这两项肯定是我们未来保持增长的希望所在。”
2G、3G、4G,加上补充网络的WLAN,如果单从网络技术的演进来揣测电信运营商的发展,似乎是可以如此按部就班的进行,但如果从电信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观察,则可能大为不同。
无论是上个世纪一百年的电报、电话阶段,还是2000年至今的移动电话阶段,网络运营商始终是市场的主导者。但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后,网络技术已经不再是最核心的要素,各种基于网络之上的应用开发才是形成新兴市场巨大机会的关键所在。
换言之,整个产业价值链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电信运营商们将要面对的是游戏规则完全不同的新领域。
一个净利润超过千亿规模却还保持着强烈进取心的巨型企业,要如何从过去的成长经验中抽离出来?一个与亿万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司,要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场角色?一个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巨无霸公司,要如何在新竞争格局中迎战各路对手?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毫无疑问,下一个10年,中国移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自我重构与挑战,这很可能是一场关系到命运转折的变革。
跨界 竞争升级
让王建宙有些意外的是,当中国移动开始发起收购浦发银行股份时,境外的投资者、媒体、专家,却从不同层面唱衰这宗交易案。2010年3月10日,中国移动香港上市公司(0941.HK)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已与浦发银行(600000. SH)签订股份认购协议,以398亿元人民币收购浦发银行增发的22亿新股。由此,中国移动将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的股权,成为浦发银行二股东。
本当是中国电信业和金融业值得纪念的一刻,但正在参加“' 两会”的王建宙,不得不在会议间隙连续召开媒体和分析师见面会,澄清参股浦发银行并非是中国移动“不务正业”,而是电信主业向新领域的一种延伸。
“我们是搞电信的,但现在正在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好多可能并不是传统的电信业。比如手机支付,它是金融业;比如手机音乐,它是娱乐业;还有手机报,是出版业或者媒体传播。那么手机支付、电子支付,新的领域涉及到金融业了,我们这方面自己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经营的许可,所以我们通过建立战略合作的方式来实现这种业务的推进。”
参股浦发银行之始,中国移动就公开表明,双方将就共同发展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展开紧密合作,合作范围包括不限于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移动银行卡业务、移动转账业务以及其他形式的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业务。而双方在各自领域里的品牌、客户、渠道和网络平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将会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中国移动“主业延伸”的第一次。早在2006年6月,中国移动就以12.78亿港币收购凤凰卫视19.9%的股权,以二股东的身份进入了传媒领域。
不过,这一次参股浦发银行,中国移动却招致了“发展手机支付业务只是利益的一个方面,豪掷近400亿参股商业银行,获取投资回报,才是更直接目的”的质疑。公开资料显示,浦发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4%,而同期中国移动同比增长只有3.9%。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战略投资,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王建宙坦诚地向《英才》记者表示:这笔投资从长远考虑,肯定是必要的。
“大手笔”布局手机支付领域也许是在显示中国移动“主业延伸”的坚定决心。就在中国移动牵手浦发银行的两个月后,中国联通也与' howImage('stock','1_601318',this,event,'1770') 中国平安(' 601318,' 股吧)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移动支付、渠道资源以及客户共享等方面全面合作,12月初,兴业银行也与中国联通结成移动支付同盟。
电信运营商的“跨界”,在很多局外人看来,只不过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升级。然而,电信主业向新领域的延伸,其实更多的是运营商对未来竞争内容可能发生的改变,而做出的一种提前判断和反应。
“按照现在的市场情况,如果只搞话音和短信,确实很难再有大的增长了。”每单位用户平均月语音话量,在过去三年间只增长了20分钟,王建宙寄希望于中国移动在传统业务之外,另辟天地。
“语音和短信还会增长多少,现在也很难说。但未来,我们能不能增长,我觉得很大程度要看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能否真正得到应用。”
在王建宙的规划中,持有超过3000亿元现金(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移动现金银行结存未3174亿元)的中国移动,除了对3G和即将开建的4G网络建设投资外,另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的领域就是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所产生的诸如移动支付、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等新业务。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需要改变的不止是主业的内容。
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内部召开的一次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会议上,包括沃达丰前CEO阿伦·萨琳(Arun Sarin)在内的国际国内专家几乎都向中国移动提出了一个观点:Game change。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要面对的不再是行业内几个运营商之间多一个用户,少一个用户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价值链和游戏规则发生彻底改变的一种竞争。
要让“大象”调整舞步,绝非易事。作为通信业的老兵,王建宙经历过无数次行业变革的艰辛,但对眼前发生的改变,他连称“很难,非常难”,因为,这需要中国移动从概念、意识到模式的全方位改变。
“我们原来所有的体系,包括各种网络结构,基本上都是在电报电话时代传承下来,在移动电话和短信时代发展成熟的电信模式。但互联网完全不是这个模式,它是高度集中的,不需要有很分散的网点。所以,要适应这种模式的变化,对我们来说是很难的。”
对手 三分天下
2010年春节过后的一个早晨,正在纽约开会的王建宙,特地去了位于曼哈顿58街的玻璃大房子苹果店,里面很拥挤,很有人气,iPhone,iPod,iMac,以及为其配套的各种音箱、外设和其他配件琳琅满目。这让王建宙想到中国移动也有同样人气的店动感地带商店,他也喜欢常常去那里看年轻人在里面唱歌、活动、买各种服务。他感觉动感地带商店与苹果店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第二天,美国旧金山,在硅谷的苹果总部,王建宙登门造访,试图说服乔布斯:“斯蒂夫,你有最受用户欢迎的终端,我有最大量的用户,我们合作吧”。从还没拿到3G牌照之前,王建宙就开始向乔布斯示好,但直到现在,中国移动也始终无法与明星终端iPhone结缘。
“我非常看好中国移动,但我们现在还没有精力马上为你们开发出兼容TD-SCDMA的产品。”乔布斯对王建宙的答复,如果仅从技术角度看,似乎是个恰当的理由。因为iPhone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选择的伙伴是拥有WCDMA牌照的中国联通,不需要苹果“费神”的去进行TD-SCDMA方面的技术改造。
但这并不是一个能令人信服的充分理由。iPhone推出以后,苹果在全球市场上合作的电信运营商都是实力最强的巨头们。在美国,是全美最大的移动运营商AT T,在英国是O2,在德国是T-Mobile……即便乔布斯从未踏上中国土地,也不会不知道,拥有的用户比美国人口总数多的中国移动,才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还没有哪个终端制造商像苹果一般坚硬,让中国移动无从下口。乔布斯的固执和王建宙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显然难以兼容。
“所有喜欢iPhone的用户都是我的用户,不仅仅是运营商的用户。”这是乔布斯的企图心。而苹果作为终端制造商,向运营商发起挑战的真正武器则是App store。
这个和3G版iPhone同期推出的苹果在线应用软件商店,可以为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用户提供数万种包罗万象的应用程序,并以此增加苹果终端的产品溢价,提升公司收益。
根据调查机构AdMob 2009年8月的一份报告,每位iPhone用户从苹果App Store在线商店平均每月下载10.2个应用程序,iPod Touch用户平均每人每月下载的则更多,达到18.4个。苹果从App Store中每月平均收益近2亿美元。也就是说,上线一年左右,App Store就为苹果带来了24亿美元的收入。
更为关键的是,App store是苹果由终端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的重要战略。
借由在线应用软件商店,向服务提供商转型,进而掌控整个产业价值链,苹果开创的这一模式,迅速被效仿和复制。终端制造商诺基亚推出的Ovi Store,互联网巨头谷歌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Android Market,IT大佬微软的Windows Marketplace等等应用软件商店都在各自的地盘上风生水起。
“用户到App store或者Android Market去下载软件,买东西,不管用户手机里插的是哪' 家电信运营商的卡,这个钱都不是结算给运营商的,而是付给了苹果或者谷歌。这就好比是,消费者买冰箱,关注的是冰箱品牌,而不是冰箱用的哪家电力公司的电。”王建宙不希望电信运营商只是充当管道,而不去关心“管道里流的是什么。”
拥有的用户可能把更多的钱花在了苹果、谷歌、诺基亚或者三星身上,王建宙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电信时代,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中心环节或者说主导者是电信运营商。但现在,移动互联网把原来的IT企业、电信企业还有终端制造企业都交汇到同一个点上来,人人都想当这个中心环节。”
虽然,王建宙始终没有放弃继续和乔布斯就iPhone、iPad甚至更多终端产品的合作谈下去,但中国移动也绝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2009年8月,中国移动推出了由其主导研发的移动终端软件平台OPhone平台,以及移动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简称MM)。
即便是迎娶了苹果iPhone的中国联通,也一直在摸索自主的终端软件平台和应用程序商店,2010年11月10日,中国联通“Wo Store”的应用商场正式发布。加上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在向以自己为主导的产业链条上迈进,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止是彼此,还有苹果、谷歌、微软、诺基亚、三星甚至联想、腾讯等等一长串名字。
“以应用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可能会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曾携小灵通搅局中国电信产业的原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向《英才》记者如此评论电信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吴鹰认为,中国移动还会在用户资源等领域继续保持强势地位,但苹果、谷歌等设备制造商和互联网企业,在转型成为应用服务提供商后,也将占据这条拉长了的产业链的关键位置。
人气 增长关键如何评价一首流行歌曲在中国的人气指数?
在维基百科里,你可以查到这样的信息:中国移动无线音乐排行榜是仿效美国的Billboard,强调“销量评选”,由第三方公司统计和监测无线音乐下载与定制,得到客观公正的音乐销售数据。“可能我们很多中国移动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在市场上评价流行歌曲的人气指数,最权威的会是我们的无线音乐排行榜。因为,它最具体,数据量比报纸、杂志或者广播电台大的多,而且很直接。”
当年,谁都没有想到未来有一天,会有4亿多用户(截至2010年三季度,中国移动无线音乐用户为4.58亿)通过手机下载音乐,或者做手机彩铃。而现在,甚至“搞音乐的人推销他的音乐产品,都要来找中国移动,这是以前电信行业从没有过的事情。”这个奇妙的效应让王建宙感到相当有趣。
“我们任何一个业务只要有10%的用户去用了,就足以支撑起一个新的行业。比如手机报,原来没觉得有什么,但现在有5000万人在用我们的手机报,而没有哪个报纸会有5000万的读者。”
由规模巨大的用户资源所产生的效应,在王建宙看来,正是中国移动向新领域、新模式延伸产业价值链,驱动未来增长的关键。
实际上,这些已成气候的移动增值业务,早已不再是中国移动传统语音业务之外挣得“零花钱”了。
2009年全年,中国移动的移动增值业务营收首次突破了千亿大关,达到了1311亿元,同比增长16%,占据总营收比重的29.1%。其中,虽然短信、彩信、彩铃业务保持稳定,但无线音乐与行业信息化业务实现了规模增长,营收均超过百亿元。
模式的创新则被视为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让王建宙颇为自豪的是中国移动对数据业务核心产品的运作模式基地模式,既对于某一项新业务,集团总部选择条件合适的基地省,做研发和运营试点,一旦成熟,便接入全网。
从最早的四川无线音乐产品基地开始,到2010年8月成立重庆物联网基地,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建立了9个移动增值业务基地。除上述两个外,手机 阅读基地在浙江移动,手机' 视频基地在上海移动,包括手机小额支付的移动电子商务在湖南移动,快速增长的手机游戏在江苏移动,颇受外界关注的移动应用商店 MM在广东移动,而手机定位和手机动漫基地分别在辽宁移动和福建移动。
王建宙期待着中国移动能有更多超过百亿收入的增值业务出现。“现在很难说清楚有哪个业务会像当年的短信一样爆发式的增长,但我觉得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至少我觉得阅读这块的手机报应该很快会做大,我们会积极引导。”
另一个王建宙非常看重的业务是由移动梦网发展而来的移动应用商店。这似乎也是从电信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中国移动必须要拿下的一块领地。目前,移动MM已经有8万家签约开发商,注册用户1100万,累积销售3万个应用程序,创造了超过7000万次的下载量。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呈现出量级 增长。
虽然,这相比市场上正当红的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还只是个“新的东西”,但王建宙认为MM作为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应用商店,在竞争中并不缺乏优势。“比如,在中文应用软件市场上,中国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从国内市场的下载量分析,基本上都是用中文软件,因此,这是中国移动一个很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终端制造商或者操作系统提供者做的应用商店,只针对相应的终端设备或者操作平台,也就是说App store只能在苹果的终端上使用,而Android Market则只能出现在Android的操作系统上。而“中国移动5亿多用户使用9000多个手机型号,MM要适配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客户才能下载。这虽然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但反过来说,也会成为我们的另一个优势。”
再往下数,全球60亿人口已经拥有50亿部手机,如果再给动物或者植物装上SIM卡、传感器,并建立网络,展开应用,又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领域。王建宙并不认为物联网还只是个概念,“物联网的应用,现在的技术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了,而且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有大量需求。所以,这也是我们认为会很快迅速增长的,需要大力去推的东西。”
法则 开放合作“合作是肯定的,但收购,没有这个打算。”王建宙对《英才》记者一再表示,中国移动不会去收购腾讯,双方更重要的是合作关系,“我们大量的用户都在使用手机QQ。我们有一些数据统计,在某些省份地区的数据总量中,使用腾讯QQ产生的数据流量占到了该省数据总流量20%以上。因此,和腾讯合作是必然的,中国移动本身也是开放的。”
2009年的最后一天,王建宙率众参观腾讯总部。随即,外界便传言王建宙此行的目的是去商洽中国移动并购腾讯的事宜,并流传甚久。
中国移动与腾讯其实早有渊源。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业务,挽救了包括腾讯在内的一批互联网企业。彼时,马化腾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收费渠道而四处奔走,甚至洽谈出售腾讯。“移动梦网”包含的手机代收费协议,触动了蛰伏的腾讯。而今,腾讯的市场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凭借着近5亿的活跃用户稳坐即时通讯市场的头把交椅,也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2010年3月5日,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量历史性的突破了1亿。这个庞大的数字,也在电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交汇融合之时,变成一种宝贵的资源。
因此,当王建宙迈步进入腾讯总部,中国移动与腾讯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就避免不了会被外界拿出来做一番更富想象力的揣测。不过,王建宙很清楚的知道,中国移动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里“通吃是不可能的”。
合作共赢,显然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基本法则,即便是一直比较封闭的苹果,也无法例外。App Store之所以能够迅速得到用户的认同从而成功,也正是源于开放合作的模式。根据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App Store美国商店应用程序数量已经超过25万个,它们来自5万多个发布者(个人开发者或开发商)。苹果公司将应用收入按照3∶7的比例,与应用开发者按周进行分成。
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上,每一个创造者或者参与者之间,无论过去存在的是上下游关系还是竞争关系,或者身处不同领域根本就没关系,都可能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而以任何方式,变成合作伙伴。
一直关注移动互联网产业投资机会的吴鹰认为,电信运营商必须放弃过去的强势,调整好心态,发挥自己在产业链上的地位和价值,去广泛合作,才可能在未来语音利润更快下降的同时,避免受到冲击。
“不会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自己做,那也做不了。就像手机报,内容采集需要依靠新闻单位,我们就做不了。另外,我们不一定要做得多大,但一定要做得很专业,这就需要我们开放很多的东西。”王建宙所说的开放,还包括与国际同行之间展开的合作。
早在2008年8月间,王建宙就与软银CEO孙正义和沃达丰CEO维托里奥·科劳(Vittorio Colao),联手发起创立“联合创新实验室”(Joint InnovationLab,JIL),以推动新的移动技术、应用和服务的开发,加速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商用化进程。随后,JIL又吸引来Verizon wireless的CEO洛威尔·麦克亚当(LowellMcAdam)加入。“JIL不光是一个实验室,实际上变成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还有很多运营商希 望进来。”
现在,中国移动已经有几千家合作伙伴了。王建宙说,“怎样的合作,才产生出最大的协同效应”,是他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移动绸缪4GLTE提前爆发?“LTE,这是我现在最喜欢说的话题。”每次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见到沃达丰CEO维托里奥·科劳(Vittorio Colao),两人必然要讨论到的话题肯定是LTE。最新的一个讨论结果是,中国移动与沃达丰达成协议,共同开发LTE兼容手机。
“以前,沃达丰对LTE最不积极,他们一直认为要把3G充分使用后再上LTE的。”王建宙告诉《英才》记者,JIL四巨头中,软银、中国移动还有Verizon对LTE一开始就非常积极。软银买下了一家以前日本小灵通公司,准备改造成LTE公司;中国移动拿到3G牌照时,就在积极推进T D版LTE;而Verizon,更不用说了,2010年底开通LTE网络。
当然,这是由市场决定的。一部普通手机、一部智能手机、一张上网卡,所对应的数据量关系是1∶10∶100。“现在的2G、3G系统已经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数据量需求了。只有两条路:尽快开通LTE以及用WLAN来进行补充。
沃达丰也一下子变积极了,“他们决定要提前动手LTE了。在德国,沃达丰已经高价拍下了牌照,至少在德国市场很快就要开始建设了。”让王建宙兴奋的,还有一场婚礼。
2010年6月19日,斯德哥尔摩,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现场的实时画面通过全球第一张LTE商用网络向全世界电视观众转播,这是LTE里程碑式的应用案例。而负责提供LTE网络的是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
3G网络在中国商用2年半,中国联通疯狂建设全球最大的WCDMA网络,中国电信狠下血本营销天翼,而中国移动却在建设3G网络的同时,明确了TD-LTE规模实验网建设的部署。将在6个城市建设和部署TD-LTE规模试验,抢先登陆4G。而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加速推进TD-LTE的发展部署。
“3G时代,TD目前全世界确实只有中国移动在做,这是个事实,但是到了TD-LTE时代,我可以说,现在已经有大量的运营商在准备采用中国主导的TD-LTE技术了。”中国移动的4G好梦,是无奈下的必然选择?还是LTE市场机会的提前爆发?
TD-SCDMA的突围2010年,TD成为全球最大3G网络。另一个现实却是,TD-SCDMA全世界只有中国移动在做,尽管已经商用,尽管也有不少配套商,但这个中国自主通信技术标准仍然不为外界看好前景。
“TD-SCDMA尽管发展已经很快,但跟其他国际上比较流行的3G技术相比,TD确实是起步晚了。我们一直在努力。最近,我们有一个路演,去纽约,去波士顿,当我们把最新的OMS (开放移动系统)和Ophone TD手机展示给他们看,他们都觉得很震惊,在这么短时间里就可以拿出这么好的手机了。”
“我们觉得还是要通过行动,一步一步,利用我们的优势和很多厂商的支持,推进它的成熟。同时,我们还要努力降低成本,因为新东西往往成本比较高,规模大了,成本才会降下来,用户才会接受。所以,我们直接做集中采购,节省了大量的中间渠道成本。最近通过集中采购,一大批价格有竞争力的中低端的TD手机即将推向市场,我们还将推动高端TD手机的集中采购,让用户在TD网络上畅游移动互联网。”
王建宙并没有向《英才》记者表示,中国移动的3G何时才能扭亏,只是强调努力推动TD标准发展成熟,对中国移动来说首先是个责任。“我们从上到下是以一种最大的责任心,义不容辞地来推动我们国家自主创新技术。”
不断在责任与市场之间寻找平衡的中国移动,已经找到了破解TD迷局的答案。在其TD四期招标中,供应商的报价不再那么重要,对于技术上能否向LTE平滑过渡,才是中国移动最看重的条件。
TD-LTE的机会2011-2012年,将是LTE大规模商用的时间,已经成为业内的一种共识。
LTE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由中国(中国移动为代表)主导的TD-LTE(或称LTE TDD),另一个是由欧洲电信巨头主导的LTE FDD。两个版本都采用的是OFDM新技术的4G标准,从主要技术特征来看,差异并不大,两者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从终端开发到市场推广无疑会更具效应。
从4G标准制定之始,中国移动就在积极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在吴鹰看来,“中国要发展4G,就必须丢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融入到全球产业链当中,才是更需要去做的。”
无论如何,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为TD-LTE的赢得更广泛的响应和支持,也可以为主导它的中国运营商和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
“很多的国家,包括亚洲的,欧美的,参加' 世博会的时候,都来跟中国移动进行交流,并且表示他们很愿意采用这个技术。所以,TD-LTE国际化的 目标是能够达到的。”这并不是王建宙的广告词,因为在印度,刚刚结束了频谱拍卖,TD-LTE很可能将大规模部署,欧洲也有TDD频段的拍卖,也存在TD-LTE的发展机会。
至少现在看来,中国移动对于LTE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但也并非没有风险存在。4G标准一直存在LTE和WIMAX的标准之争,目前,LTE占了绝对主流,不过,WIMAX也不是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因此,起步的早晚是个关键问题。
TD-SCDMA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起步落后造成的。牌照的发放又将是TD-LTE的一道坎。
“现在,印度的运营商、非洲的运营商,甚至欧洲的,北美的,都希望我们中国能够把全球的TD-LTE带动起来,甚至有一些WIMAX的运营商希望转到TD-LTE上来。但他们的等待,不会是无限期的。”
对于TD-LTE这个由中国人主导的话语权的4G标准,王建宙和他身后的中国移动都寄予很大希望。独家高端领袖对话王建宙 移动互联更易赚钱
关于国际化
《英才》:中国移动现在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但它的市场主要在本土。电信巨头沃达丰,有80%左右的收入都来自于国际市场,你怎么看这个差异?
王建宙:沃达丰是我们的老朋友,它通过全球市场的收购兼并,变成一家大公司,这是对的。直到现在,它的国际化开拓还在继续,但也有一些退出的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市场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但国际化经营和本土化经营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我们想的很好的东西,到了外面,根本不是这回事。另外,我们的战略重心肯定还是在国内。
关于海外投资
《英才》:这是否意味着,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模式,对中国移动来说是否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机会了?
王建宙:我们从2004年开始做这种探索,收购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我们需要逐步积累走出去运营管理的能力,我们也在一步一步的做。先是收购香港万众,我们把内地跟香港的优势很好的结合起来,现在万众已经变成香港最盈利的一家电信公司了。然后,我们又100%的收购巴基斯坦第五大运营商巴科泰尔,但我们不是去出口产品,我们要在那边长年累月的经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但也非常的复杂。我们高兴的看到,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的业绩不断地在往上走,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关于战略投资者
《英才》:2010年9月,沃达丰全部抛售了其持有3.2%的中国移动股票 ,外界的一种解读是中国移动已经不需要外国战略投资者了,你怎么看?
王建宙:这个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早就过了锁定期,所以沃达丰卖不卖中国移动的股票 完完全全是它自己的事,是因为它董事会认为非控股的公司没有战略意义,所以要卖掉。而且它要抛售的,不止中国移动一家公司的股份,只不过因为中国移动是上市公司,有价格参考,执行起来最快。重要的是,沃达丰卖掉中国移动的股份,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继续扩大合作。
《英才》: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就有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愿望,2011年国际板可能会推出,中国移动的资本回归是否会有眉目?
王建宙:现在国内资本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了,我们应该尽快回归,不是为了融资,是要让内地的投资者也有投资中国移动的机会。中国移动要改变目前用 户都在内地,而投资者都在境外的局面,因为用户利益跟投资者利益从长期来说应该是一致的。从目前监管部门得到的消息是通过国际板来上,但现在还在等待国际板规则出来。
《英才》:中国移动现在有很多增值业务,有没有可能把诸如无线音乐、手机报之类的资产分拆出来在A股上市,这样也能让内地投资者分享到中国移动的投资机会?
王建宙:分拆上市的确是一种方式,其实在电信行业十年前就流行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是移动通讯跟数据通讯分拆上市,但由于竞争和行业整合,后来又都收回了。你说现在,把一些不是电信传统主业的增值业务分拆上市,目前我们还没有想过,但这可能会是我们的一个新题目,一个新计划。
关于电信业整合
《英才》:现在回头来看,你怎么评价2008年国内电信行业的大重组、大整合?
王建宙:其实,这次电信重组有两个目的:一个就是六变三后,运营商都具有全业务的能力;另一个是推动TD-SCDMA自主创新基础的发展。我觉得,这两个目标现在已经不断地体现出来了,我的评价是比较好的。
《英才》:当时,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移动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太大了,所以才会有这样一次整合,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这可能是一种非对称管制,现在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王建宙:在遵守市场规则的情况下,努力扩大自己的业务,这是每个公司都要做的事情。规模对于任何一个电信公司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的竞争,不仅仅是电信行业几个运营商的竞争了,其实更大的竞争是在移动互联网,来自整个价值链的竞争。
关于移动互联
《英才》: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明国家和核心控制国家,一直是互联网的中心。但现在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中心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有很多人在争论,你怎么看?
王建宙:我们在互联网的发展上,并不是落后的,我们也做了很多应用,是有很大话语权的。2009年后,我们确定了互联网的整体战略,同时,希望对整个互联网做出大的贡献。在移动互联网上,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很难明确下这个结论。但我们拥有这么大的市场,我希望包括我们自己的手机制造厂 商、通信设备制造厂商,能够跟运营商一起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尤其是在创新方面,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多一些,而不仅仅是模仿。
关于盈利模式
《英才》:在桌面互联网时代,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扰互联网企业的问题,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复杂的市场结构和用户结构,应用开发如何才能变现真金白银?
王建宙:其实,现在的移动互联应用商店,就已经比原来互联网门户网站在盈利模式方面前进了一步。原来互联网提供的很多产品都是免费的,但在手机应用的过程当中,有免费的,也有要收费的。像苹果App Store通过签约用户捆绑信用卡的方式收费,我们的MM通过收电话费来和用户结算。事实证明,只要有好的东西,用户还是愿意付费的,好的软件,在应用商店中现在已经卖到20多美元了。
关于人事变动
《英才》:2010年,中国移动有一个重大的人事调整,就是李跃接任公司总经理,你继续担任董事长,你觉得这样的调整是否对中国移动的战略延续会有影响?
王建宙:对中国移动来说,这个调整其实是两方面的变化:领导结构的变化和体制结构的变化。现在,中国移动的董事会正在组建当中,据目前的安排, 外部董事人数会超过内部董事,这是一种新的变化。那么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分设,董事长更多考虑战略方面的问题,总经理负责生产经营管理,这是很明确的。李跃年富力强,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也使公司更有生机和活力。从联通到移动,我经历过很多种管理模式,现在的这种变化,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机制,很适合现在的国有大型企业。
《英才》:2004年,你进入中国移动到现在六年时间,如果这六年可以重新来做,你觉得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王建宙:我没有遗憾,真的。集团公司成立十年就变成全球最大的电信公司,首要原因就是抓住了难得的市场机会,并且我们又利用了规模优势,降低了成本,成为一个效益很高的公司,这也是很难的。还有,我们建立了一支从上到下都比较好的队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很好的支撑了中国移动取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