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煤超疯、棉花掌、鸽你肉、苹什么、油他去;铝创新高、锌锌向荣、锂直气壮、钼空一切、钛厉害了、碳为观止、煤完没了、市场他爸叫锂钢!
2010年,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网络流行语,不时充斥于各大论坛,占据各家报刊的版面,真实地反映了过去一年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也成为2010年物价上涨的一个侧影。

而在新的一年,“物价还会不会继续上涨”仍是一个躲不开的话题。
事实上,由于上一轮中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去年“外表宽松,实际趋紧”的货币政策导向,流动性过剩的冲击开始从资产价格转移到实体经济,物价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去年5月份,CPI在当年首次攀上3%,6月份略有下滑之后,7月份再次冲向3%的警戒线,之后逐月递增。11月,CPI达到5.1%,创下28个月来的新高。
“2011年物价上涨压力会比较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元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原因之一是此轮价格上涨以粮食价格为主体,而粮食价格上涨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之二,流动性充裕对价格的冲击滞后性比较强;之三,资产价格调整比较困难,资产价格泡沫的转移是持续的。
再加上传统的一些因素,如劳动力成本上涨、资源类价格上涨,新因素和传统因素的叠加,决定了今年价格压力可能仍会比较大。
事实上,国家的应对之策随着物价的攀升也在不断加大力度。从最开始国家发改委对个别企业加强检查,到去年年底国务院出台稳定物价16项措施……就在新年到来前一周,央行又宣布了2010年年内的第二次' 加息。
在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下,物价高涨的势头被遏制住。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刚刚公布的12月PMI数据,当月购进价格指数为66.7%,比上月回落6.8个百分点。而在汇丰版的PMI指数中,当月产出价格指数为59.1,放缓至4个月以来最低。
但是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尽管2010年12月份该指数放缓,但这一指数仍处在较高的位置,未来政策仍将以应对通货膨胀而非保增长为着力点。
物价的过快上涨,伤害的首先是低收入群体。这一点已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元月1日至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着零下25摄氏度左右的严寒,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看望民众,并到超市了解商品供应和物价情况。
在超市,一些顾客告诉总理,去年10月份物价涨得比较快,最近一两个月比较稳定,但物价还是较高。总理听后说,中央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我们还将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在新年伊始,这传递出了非常明确的政策信号:2011年虽然物价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但中央对于控制物价的决心仍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