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季末时,理财,你懂的!
自“宝宝”产品们问市以来,其受追捧的热度未减,收益却日渐“消瘦”。近日," 央行下发草案,拟对第三方支付转账、消费金额进行限制。虽然参与方案讨论的有关人士透露,央行最终出台的方案会与传闻有所不同,余额宝、理财通也纷纷“安慰”客户,目前未受限制,但仍令部分资金量稍大的投资者有所担心。
其实,目前市面上性价比较高的理财方式非常多,只要投资者细细挑选,完全可以做到“金钱永不眠”。下面就让小编为您介绍一些近期热度较高的理财方式。
银行理财产品——
季末高收益“满血复活”
每到月末、季末、年末,银行就要上演一番揽储大战,尤其是在各类互联网理财“宝宝军团”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揽储压力更甚以往,年化预期收益率超6%的银行理财产品提前开始出现,而互联网理财神器的战斗力则明显减弱,7日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5%-5.8%徘徊。
记者统计发现,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仍是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的主力军。例如,长沙银行发行的金芙蓉长盈17号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7.7%,理财期限为363天,起始金额为20万元;天津银行发行的汇富计划61期理财产品期限只有3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却高达6.4%。据不完全统计," 南京银行(" 601009," 股吧)本周发行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超6.2%的产品就达到7款之多。
股份制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大多针对贵宾客户,如"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私行专享尊贵组合A资产管理类2014年15期”投资期限10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则达6.2%。"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第043号”169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5%。" 华夏银行(" 600015," 股吧)、广发银行针对高净值客户也发行了预期年化收益率超6%的理财产品。某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提高收益率是为了在季末吸引更多的存款。由于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冲击,银行普遍面临存款流失的压力,提高产品收益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银率网分析师殷燕敏表示,2月银行间资金面较为宽松,货币市场利率持续回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持续下滑。3月下旬资金面或将向偏紧的态势发展,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望小幅攀升。此外,临近季末银行又将面临存贷款考核,季末效应将再次显现。
不过,对银行有利的莫过于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节节下滑。自3月初以来,“宝宝军团”的7日年化收益率几乎全线跌回“5”时代,并且还在一路下滑。数据显示,3月23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516%,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5.562%," 苏宁零钱宝挂钩的两只基金收益率分别为5.373%和5.137%。甚至连之前一直坚守6%以上收益率的百度百赚利滚利,昨日也跌至5.984%,终于失守6%大关。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滑很正常,春节前市场资金紧张,1个月银行协议存款的年化利率最高曾飙升至9%左右,货币基金就会出现比较特殊的高收益时段。目前市场有所缓解,货币基金收益就会逐渐回到正常水平。另外,互联网公司在推广理财产品时,前期不少都是贴钱推高收益水平的,在运作一段时间后,补贴红利就会取消。互联网理财高收益神话的终结,让银行理财业务有了“扳回一局”的机会。
投资小贴士
银行的理财产品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复杂是因为挂钩的产品不同,投向也千差万别,因此收益率难以一言概之。简单则是因为总体而言,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和整个阶段市场资金利率水平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月末、季末和年末,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都会比平时要高的原因。
在经历了2月份,市场利率总体宽松、理财产品收益回落后,本周五开始到本月末,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会迎来反弹。据银率网最新查询的信息显示,目前3个月保本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约在5.1%左右,部分不保本的理财产品6个月的收益甚至接近6%。
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除了考虑信用风险、理财产品不成立风险外,还要着重考虑流动性风险,即一般理财产品投资者无权在理财期内提前终止,而只能在本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时间内办理产品申购与赎回。这就意味着找准时机购买很重要,一款3个月期限预期收益率为5.1%的理财产品,与一款预期收益率5.5%、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相比,建议选择3个月期限的,因为这样可以赶上6月底半年末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