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亟须高度重视
本报北京' (楼盘)讯(记者李海楠) 自1998年住房制度全面改革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住宅' 投资增速明显,住房供给规模快速增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推算表明,2012年年底,全国城镇家庭户的户均住宅套数已达到1左右。从国际经验看,在这个总量水平上,住房市场供求关系将趋向平衡。
然而,在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住房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的同时,我国住房市场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本报今日刊发《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及应对》一文,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进行分析并列明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的政策建议。
文章指出,包括房地产投资规律性回落过程中应防范的风险、一线城市过高的' 土地价格易使' 房价泡沫更多积累、部分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住房供给过剩风险加剧、面对金融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隐患增大、房地产市场变化对地' target='_blank' >方土地财政的影响等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风险隐患都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而对于如何防范此类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文章建议,一要引导住房向居住本质回归、促进住房供求基本平衡。二要鼓励支持首套、中小户型住房消费,有序释放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三要重点防范住房市场的金融风险,实施中性的住房金融政策。四要建立与现阶段住房需求相适应的土地供给机制,加强土地的供后监管,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预先调节。五要加快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六要建立全面、系统、动态更新的城镇住房信息系统。七要畅通市场和政府政策信息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强化市场的预期管理。 (详细报道见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