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四团是一个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23个民族组成的国家级贫困团场,全团总人口2.1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5.2%。2011年,该团按照“多方筹措、集中使用、分级负担”的原则,以“三年帮扶、一次启动”的方式,集中力量全力建设葡萄生产基地以及少数民族养殖示范基地。三年来,全团累计投入了4300多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共有849户少数民族户均达到了2万元以上,更多的少数民族正逐步走出贫困。
为促进少数民族贫困户更多地参与到多元增收的途径里,该团制定了《2013年少数民族家庭扶贫帮困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对十二连、十四连、十六连、二十一连等5个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连队进行帮扶,实行领导干部三挂钩制度,即团领导包连、机关各科室包片、连队管理人员包户制度。团领导对机关科室和团相关部门挂钩帮扶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每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通过一年来的扶持,全团372户贫困户通过种、养、劳务输出等方式,户均收入均在2.27万元。2010年,4连买利旦.特里夏提在团优惠政策的帮扶下,盖起了1000多个平方的羊圈从事育肥养殖,年收入30多万元,去冬今春,他育肥的1000多只羊、200头牛已经全部出栏。
今年,该团再一次强有力地启动了少数民族扶贫计划,全团计划投入3500万元,从抓好少数民族刺绣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的建设发展和劳务创收等工作,扶持全团401户户均收入在2.5万元以下的少数民族家庭,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1连少数民族职工赛力江,2011年在团里的扶持下种植了4亩葡萄,通过精心管理,去年,葡萄开始挂果,亩产达到了600公斤,今年他种植的4 亩的葡萄进入盛果期,赛力江致富劲头更足。 采访中,该团21连职工赛力江说:我种植的4亩葡萄,亩产600公斤,年底增收7000元。今年我又在4亩葡萄地里上了20立方的农家肥。今年,我要好好干,争取葡萄一亩能收一吨半。
显著的经济效益,让少数民族多元增收有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就在我们采访时,大家伙儿都在合计继续增加投入,扩大再生产规模,力争今年有一个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