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两化融合”将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发展宽带信息化、光纤发展将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但实际上,信息化产业将逐步成为能耗大户。计算密度的提高也导致用电密度加大,运营商服务器的单位面积的密度加大,制冷与设备耗电量极具增加,且与业务增长趋势不成正比。有数据显示,美国数据中心的能耗以达总能耗的4%。
此外,全球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并为IT发展带来众多机遇。但对于带宽增长及通讯网络能力的提高带来一定要求。有分析公司表示,未来五年带宽增长将随着云计算、信息化的影响迅速增加。
近年来,数据中心的产业服务外包也已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家进行转移,并带来新的能耗负担。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信息化发展迅速,碳排放量远远大于西部。而我国的能源资源则集中于西部。
童晓渝认为低碳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为,正确处理信息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关系,设计我国产业体系结构调整的路径;正确把握' 通信信息技术对全球化、区域化发展影响的关系,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科学实施产业布置;正确处理能源消耗对气候环境影响的关系,提高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认识。
未来中国联通方面将发展中西部能源、土地优势,建立信息产业“数据中心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化”信息处理产业经济;发展东部人才、市场优势,建立信息产业“创新、开发与服务基地”,实现跨区域“规模化”研发、服务;发展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应用宽带通信、云计算和节能减排技术。
中国联通童晓渝认为应该建立以能源为中心的新型数据中心。例如,国外的谷歌就将在成本及土地价格低廉、能源丰富的地区选址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
联通方面对于低碳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目标在于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东中西部经济、人才、资源的平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节能降成、降低碳排放。
童晓渝表示实现上述目标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准备,首先是认真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与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并作出相关布局数据为以后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其次,设计低碳型信息产业最优化数据模型,从物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人才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支撑规划。第三、建立有效供电管理模式。四、制定相关地方性保护与产业增长方式的制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