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贵阳5月20日电(记者李春惠)“聊微信,回QQ、电邮、短信,上互联网,每天电子信息量太大,读不完也回不完。”贵阳市某贸易公司的中层干部赵红无奈地说。
赵红今年36岁,她告诉记者,电脑和手机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快捷,同时也占用大量时间,“早上一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
5月19日星期一。早上8点半赵红就来到办公室。由于工作需要,赵红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回复电脑上的邮件、QQ留言,这个工作她花了近一小时。随后,赵红要上网浏览大量和公司贸易有关的信息,了解贸易行情并记录,其间还要随时看下微信。
“以前需要处理电话、邮件和短信,现在还得加个微信,而且信息量太大,每天花的时间多几倍。”赵红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仅一个多小时没有刷新手机,她的几个微信群就有几十条未读信息。赵红说,她有好几个微信群,分别有初中、高中、大学同学群,还有儿子班级家长群、工作群,每个群至少有十几个人,有的群有40多人,每天有许多信息要回。
中午,赵红又将手机拿出,看看家长群里有什么育儿话题。赵红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中午在学校吃饭、休息,12点以后,是家长们交流的时间,这也是赵红热衷的事。下午4点儿子放学,赵红还要提前看看家长群,有时老师会在群中通知家长提前或推后接学生。老师布置作业也会发在微信群里。
下午的工作相对轻松,但赵红眼睛还是离不开电脑和手机。“有时领导会在工作群中安排工作、通知开会时间,同事有时也会在群里探讨。”
赵红现在已经养成了随时随地看手机的习惯,在办公室、下班坐公交车途中、上卫生间,陪客户吃饭随时要查看微信、邮件、信息。
赵红表示,她也知道长时间读信息不好,但“欲罢不能”,“有时也是工作需要,同时发微信也是联络感情的方式,自己在微信群中、朋友圈中发感悟、分享各类图片,很多朋友看到了都要回复。出于礼貌,别人发了微信自己也要回复,哪怕很简短,也会占用大量时间。”
23点,赵红洗漱完毕,她倒在沙发上玩起了手机,睡前要打一会儿游戏、浏览一下娱乐新闻,这种放松方式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赵红说,她现在能做的是,尽量少在朋友圈中发微信,但还是会花大量时间读微信和邮件,“不想错过重要信息而耽误事。”
(编辑:和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