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姣
“我这三年谈不上是一个操盘手,更确切地说是个人投资者的三年学徒之路。”在与东为(化名)的几次聊天中,他总是坦率地强调这一点。
从2010年底接触' 期货,到2011年7月份进入一家投资咨询公司,东为开始正式以期货为生、与公司结缘。
“当时很多公司面试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问我,过去交易的收益怎么样。但现在这家公司就不一样,面试的人问了问我的交易历史、交易方法等,没太关心我的交易成绩,所以虽然他不给我薪水,但我感觉就是这个公司能让我学到东西。”对当时处于困惑之中的东为来说,“学本事”是他唯一关注的焦点。
这份没有工资的工作,在外人看来有点奇怪,对东为来说却如雪中送炭。“做期货其实是一个很枯燥、很寂寞的职业,有时候有个人点拨一下,你突然就感觉清醒了。”东为告诉记者,入职后,他在交易过程中随时可以向周围的师傅请教,也可以跟同事们相互交流,交易过后指导老师还将就当天交易进行总结点评。
在初期的日内交易练习阶段,东为认为自己操作太频繁,交了不少学费,但也掌握了不少本事。他在交易日志中写道:“经过和师傅沟通,他指出了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是今天最大的收获。没有持续关注已经操作过的品种,尤其是那些已经止损离场,但行情在短期调整之后又出现明确方向的品种。东一枪西一棒的做法不可取。”
虽然“小心谨慎地入行,步履薄冰地交易”,东为还是在交易的迷宫中受尽折磨,遍体鳞伤。从2011年7月到12月,他15万元的本金只剩下不到4万元,2012年再次入金18万元,到年底时亏损17万元,只剩下5万余元,可谓是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那段日子心里非常压抑,每天不停地在盘中搏杀,一会做多一会做空,结果让我身心疲惫、精疲力竭。”东为告诉记者,有段日子为了减少损失,他无奈之下给自己下了一个死命令,亏损100元做一个俯卧撑惩罚自己,结果有一天做了60多个!
对于自学成才的这一部分人,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年亏损十几万元,家人能不能忍受?环境能不能支撑他继续花钱买教训?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就这点而言,东为无疑是幸运的,即使在年年亏损的情况下,他的父母、妻子并未反对他从事期货交易。而与他一起进公司的5个人,一年后剩下2个,第二年就只有东为一人了。
“心理压力、资金压力很大,让人看不到希望,没有目标。”东为坦言,同伴们的离开对他影响很大,出现动摇是免不了的,只是不知不觉就坚持下来了。
东为的幸运还在于遇到一个好师傅。“我找到一位有着20多年交易经历、上过天堂也下过地狱,在这个残酷市场中占有自己一席之地的成功人士,也就是我的师傅。他会及时告诉我对与错,并引导我认识市场、认识自己,建立交易理念与体系。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资金。”东为显然对师傅充满感激。
但师傅带着做交易就能不赔钱了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方法技巧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练习当然是有成本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我们都有小聪明,若存若亡,一会信一会不信,嘴上说信心里不一定信,心里信了不一定会做,做了之后又会犹豫。所以期货投资大师青泽说:交易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此言非虚。”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东为的师傅告诉他,交易是一个学术、练功、悟道、修德的过程,再品道与德的圆润统一。但什么是道?什么又是德呢?带着困惑、无知甚至有些绝望的心理,东为开始阅读《道德经》。
如果读《道德经》可以修身养性,那读《孙子兵法》则对他具体的交易策略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2014年4月,豆粕从3300元/吨涨到3800元/吨,菜粕从2600元/吨到3000元/吨,这波行情使东为的资金由30万元增长至45万元。虽然此波盈利浮动并没有以前的几次大,但这是他在经历了“无知—知道—知道做不到”后,在守住本金、控制风险的情况下,用平淡、清净的心态来完成的一笔交易,也是他一步步成长的证明。
经历过太多的大起与大落、得与失之后,东为对市场的理解、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东为说,“在这个市场上,短时间的赚点钱并不是太难的事,问题是你如何在更长时间、没机会的行情中守住资金。做交易的目的也不再是学本事、练本事,而是控制住自己那个浮躁的心,把握稀有的交易机会,按照资金管理,以中长线的交易风格来从市场中取得一个合理的收益回报。”
如《海龟交易法则》一书结尾所述,“对于我们这些选择了这条道路的人(交易员)来说,这段旅程永远没有尽头。那些继续保持成功的人将永远不会达到目的地,但是,他们将在旅程中学会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