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通讯员郭城 ' target='_blank' >杨勇报道)“小魏,你们对入社社员有啥要求?”“搞歪门邪道、不团结、干坏事的我们一律不要。”“社员好不好管,听不听你的话?”“我们106户社员带动周边260余户农户,谁想干坏事,要想想划不划得来;只要能赚钱,社员就听我的话 ……”
这是新疆和静县委书记赵文纪与晨曦脱水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魏元成的一番对话。
近日,和静县组织四套班子领导、相关部门、各住村工作组、乡镇、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表等90余人,到冶氏养殖、隆祥' howImage('stock','2_000061',this,event,'1770') 农产品(' 000061,' 股吧)购销等5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观摩。上述对话就是观摩期间发生的。
为探索强化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静县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和引导教育农牧民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合作社“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致富在一起,利益在一起”的纽带作用,把各族农牧民“团结在一起”,增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努力形成科学生产、文明进步的共同体,利益共享、共同致富的共同体,互信互助、民族团结的共同体,构筑“团结、信任、合作、互助、富裕”的合作关系。
“通过"草根"宣讲、现场交流等方式,我们成功地召开了一次不进乡政府的现场交流会,这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创新举措。”和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穆和军向笔者介绍。
经过一年培育推广,和静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3家,达到372家,同比增长69.9%。在该县乡镇的265家农民合作社中,共有社员4901户,其中少数民族2621户,各族兄弟姐妹在专业合作社中共同发展、共同奋斗、共同受益。
在神农苗木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务工的农民大部分是维吾尔族,农忙时合作社雇用他们,给他们教技术;平时他们向周边维吾尔族农户传授特色林果、反季蔬菜种植技术,带动种植草莓等,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成为全县少数民族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和静县民宗委主任依拉木江·牙生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以合作社为抓手,促进了各族群众在生产中广泛开展传帮带,共享农业生产技术,在共同致富中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民族互信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