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对网络的依赖导致了有个头痛脑热的都愿意在网络上“搜一搜”,找个网络医生看看,网络医生近来挺“火”,然而,网络医生的真假难辨给网上求医的患者带来很大的迷惑与不便。
我在某搜索引擎上敲下“网上医生”几个关键字,相关的网页显示就有百万余条,信息之多让人应接不暇,看来,网络医生果然“名”不虚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网络医生良莠不齐,真假怎分?这些所谓的在线“专家”是否具有医师资质?在线回答病人问题的“医生”,如果回答出了问题谁来负责?网络医生靠谱吗?
“网络医生”备受青睐?首先,一些人觉得上网方便,省时省力;二是,有人为难以启齿的病,寻求良方,更多则是查找疑难杂症“秘方”。其实,看病难、看病贵才是许多人选择网上看病的根本原因。网络医生挺“火”的背后预示着强大的现实需求,潜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打开一些医疗机构网站,一些兜售药品、医疗器械广告,随处可见,网页上不时跳出“QQ医生”在线咨询,绝大部分QQ医生不是“推销”本院的品牌,一流专家、技术、环境,就是宣传治疗的神奇功效。其实,网络医生在线“热情”为患者服务,醉翁之意不在“治”,目的是把没有就诊欲望的患者变成就诊欲望强烈的患者,促使其来院根治。“专家”在线解答俨然成了拉“客户”、做“促销”。
2009年7月1日,《'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虽然对医疗保健信息的发布进行了规范,却没有对网上诊疗行为作出具体要求。而有些网站打起了“擦边球”,以医生建议的名义向患者推荐药品。
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用出门挤车,不用排队挂号,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寻医问药,里面肯定有蹊跷。网络医生,无利不起早。他们无非是诱导病人进他们医院,去看病或者卖药,网上免费咨询的奥秘是利益在作祟,而一些小医疗机构也在利用网络医生拉病人。
实践证明,看病最好是面对面,望触叩听(中医指望闻问切)才是诊病根本。简单的查询并不可靠,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疾病的表现千差万别。网上看病不仅缺乏必要的检查手段,而且网络医生是否具有医师资格无从查证,一旦据此出了差错,不仅后果难以想象,就连投诉索赔都是毫无门路。到头来虚惊一场不说,还耽误了病情,闹得被“忽悠”了一回。看病治病,要擦亮眼睛,不能太指望网络医生。
毋庸置疑,网上寻医绝对不能取代到医院看病,直接接触对于诊断来说是必须的手段,况且,目前网上医疗的现状与广大患者的需求相距甚远。尽管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监管比较困难,但这种资质无人管、处方随便开、药品瞎推荐的乱象,亟待加以规范和管理。让网络医疗真正发挥作用,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尚需早日出台管理办法。从源头入手,从管理上下工夫,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严格上网审批与资质鉴定,对网上医疗行为进行全方位规范管理,尽可能使网络健康知识宣传规范化,避免群众上当受骗。这样民众才会有一个安全、科学的网络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