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安立
老年人在面对银行理财产品、' 互联网金融产品时,有着比较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求稳怕亏损,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在稳健的基础上获得多一些的收益。作为子女,在把关父母这方面的投资行为时,不妨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再考虑流动性及收益性。
方老伯78 岁,辛辛苦苦积攒了30 万元存款,但每年却只拿几千元的利息,原来他的钱全都躺在银行活期账户里“睡大觉”。方老伯说:“我每次去取钱,银行的人都会问我要不要买点理财产品,或者是存到定期、买点债券,可是我就怕万一生病要急用,还是放活期安心一点。”对方老伯来说,银行存款最踏实,活期虽然利息少,可不怕没钱花。
赵阿姨与方老伯的理财方式有些不同,今年62 岁的她退休以来一直对投资颇有兴趣,而银行理财产品更是她的挚爱。“收益稳定,钱不怕没有呀”。为了买到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赵阿姨在家附近的4 家银行都开了户,一有新品面市,理财经理就会通知她。而她常做的就是把钱搬来搬去,生怕错过高收益产品。
其实,方老伯与赵阿姨正代表了当下两类老年群体,他们都有一颗求稳的心,但在实际操作上,一种可谓相当保守,而另一种则愿意有所突破,追求更高一些的收益。
老年理财渐趋多样
在银行工作多年的客户经理王卉告诉我们,像方老伯这样“绝对求稳”型的老年人在客户中占比较大,差不多达到70%以上,一般都年过七旬。“他们其实并不是没有钱,我见过不少客户的账户余额都有6 位数,只是他们很害怕亏损,怕投资的钱打水漂,而要改变他们的这种想法,令他们接受新的理财方式真的很不容易”。
王卉发现,很多老年人宁可只拿活期存款利息,也不愿意面对任何风险,“保本”是他们的唯一目标,只有存折里的钱才最安心。而最近几年,王卉看到了变化。“一些刚刚退休的客户具备一定投资理念,知道通胀的概念,也知道需要通过一些理财手段来避免自己的存款贬值,所以他们的投资方式就会很多样化。”王卉介绍说,这类客户主要是70 岁以下的客户群,他们虽然也以求稳为主,但是并不排斥像银行理财产品这种风险性较低的投资渠道。只要能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他们愿意获得更高的收益。
“其实,我们发现老年人在接受理财产品时是有个过程的,一开始起步阶段,通常只会买期限较短的产品,比如3 个月的,待到产品到期,收益达到了预期值,那么他自然愿意开始第二次的尝试。几次下来,会慢慢延长投资期限,选择6 个月、1 年期甚至更长时间的产品。”王卉说。在她与很多老年人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流动性的需求其实并不是那么强烈,绝大部分的存款都不会急用,日常生活开支靠退休工资就能负担,但出于对医疗伤病方面大额开支的担忧,一定会留出一笔“医疗储备金”,这也使得多数老年人会把相当金额的存款放在活期账户上。
警惕“保本、保收益”
不过,虽然老年人理财都是以“保本”、“稳健”为主要目标,但对风险的辨别能力却比较弱。一些新兴的投资渠道在喊着“稳赚不赔”、“保本保息”的同时,还亮出了高于12%甚至18%以上的收益水平,这无疑会令老年人动心。但实际上,高收益与零风险是无法并存的。
“最近有几个相熟的客户告诉我,他们买了很好的理财产品,保证能获得12%的高收益。我看了宣传资料才发现,原来他们都是投资了P2P。”王卉表示,P2P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投资渠道,当然有其优势,不过在她看来,老年人选择P2P投资风险较大。
一方面,老年人比较难以判断平台的可信度,目前P2P行业良莠不齐,如果选择了成立时间很短,资质无法考量的平台,万一出现跑路、倒闭的情况,投资的本金可就打水漂了。而另一方面,P2P 正在去担保化,一些大型平台正在逐步培养投资者本身的风险意识,如果老年投资者无法清楚明白其中利害,万一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
“有客户把P2P 投资当成了银行理财产品,因为宣传单页上只写‘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这样的字眼,产品性质很容易就被误读了。”王卉说。每每有老人咨询相关产品,她都会提示风险,并且建议老人和自己的子女多多交流,以防止盲目轻信保本、保收益的诺言,到头来反而损失惨重。
子女帮忙辅助把关
可以说,老年人在面对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时,有着比较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求稳怕亏损,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在稳健的基础上获得多一些的收益。如此一来,既有可能过于保守,也有可能被“包装”后的高风险产品所迷惑。子女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醒父母注意防范风险,对于性质不明确的产品先不要急着购买。
当前,互联网金融新品迭出,一些喜欢尝鲜、赶时髦的老人可能比较愿意尝试,不过,下手前应该多了解宣传背后的实质。弄清产品的本金是如何保障的,预期收益有没有可能达到,销售产品的主体是谁,产品性质究竟如何,等等。有些产品一旦认购就很难中途赎回,要半路退出甚至会损失本金,所以还是先找子女商量比较妥当。作为子女,在把关父母的投资行为时,则应当考虑到父母的求稳心理,不妨把风险性放在首位,其次是流动性、收益性。在这方面,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是较为不错的理想选择。根据2013 年及2014 年上半年理财产品相关统计,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可以实现预期收益,甚至有些还能高于预期收益。2014 年上半年兑付的产品中,只有31 只出现亏损,占兑付产品总数的0.04%,比例很低,而且这些产品的平均本金偿付比例有90.59%。类型上看,亏损主要集中于结构性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由于这两类产品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如果为了确保预期收益,出于求稳的目的,不妨绕开这些类型。
期限方面,大部分资金可以选择1 年期产品,避免频繁换手的麻烦。也不必在多家银行' 开户,把资金集中起来,或许能享受到贵宾客户的优待,有资格购买一些同期限收益率更高的产品,还能在平日享受更多网点、电话贵宾客户服务,减少等候时间、降低手续费等等。另外,留出一笔灵活资金,放在可以工作日随时支取的账户,比如浦发“天添盈”、交行“天添利”、农行“安心快线' howImage('stock','2_002251',this,event,'1770') 步步高(' 002251,' 股吧)”、光大“定活宝”、' target='_blank' >上海银行“易精灵”等,这样也能让父母安心一些。实际上,现在刚刚退休的中老年人并不愿意与时代脱节,子女还可以教他们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在微信添加银行服务号都有助于他们更加便捷地享受到理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