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呼图壁讯(记者庞雪芳报道)9月10日,在呼图壁县雀尔沟镇西沟村,村民达汗·切亚孜丹来到了伊玛目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的家里,与他商量倒卖牛羊的事情。
与很多村民一样,达汗·切亚孜丹在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的帮助下,从一名只会放牧的牧民,变成了一间移动餐厅的小老板。牧民迁移时,他的餐厅就成了牧民举办聚会的场所。生意好时,一年可以收入5万多元,淡季也有3、4万的收入。
“一开始我不敢、也不知道怎么做生意。不过,我们的伊玛目是个能干、聪明的生意人,他眼界开阔、知识面广。在他的帮助下,很多村民都慢慢富起来了。”说起这位伊玛目,达汗·切亚孜丹树着大拇指不停夸赞。
伊玛目做生意带头致富
33岁的伊玛目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算得上是雀儿沟村的大户人家,除了倒卖牛羊、跑运输,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还有自己的农家乐,如今,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已有了50万元的资产。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06年刚到雀儿沟村当上清真寺伊玛目时,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是一贫如洗。那时,村上的年轻人无所事事的很多,喝酒、打架斗殴、偷东西,大部分村民日子过得都不好。
头脑灵活的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瞅准了村民的羊毛、山羊绒卖不出去的商机,开始倒卖羊毛、山羊绒,之后又开始贩卖牛羊。就这样,他慢慢地攒了钱,买了货车,生意越做越大。
伊玛目带头做生意,忙着挣钱,起初信教群众都不理解,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结合《圣训》说,“伊斯兰教鼓励勤劳致富”闲着的人士挣不到钱的。
2011年,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的家境渐渐好转,这时,他又相中了闲置的村委会旧屋,考虑着为村里建一个能举办宴会等活动的场所。他向银行贷款3万元,并向朋友借了2万元,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筹备农家乐让他们一家再次一无所有。不过那一年,靠着这家农家乐,为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一家带来了3万元的收入。
“勤劳的人,可以致富。很多村民看到了我的致富之路,主动找我帮忙,他们正在慢慢富起来,这正是我最初的期望。”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说。
在这位年轻伊玛目的带领下,年轻人们也开始忙着挣钱,倒卖牛羊、开车跑运输。平时大家都忙着挣钱,周五的主麻礼拜,他给大家讲宗教知识,讲如何勤劳致富。
据悉,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呼图壁县大力推行“宗教人士自我发展资金”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宗教人士从事牛羊育肥、粮油代销等经营活动,实现了宗教人士生活“自给自足”。
制定出台《呼图壁县宗教人士自我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具体规定资金的使用原则以及申请、受理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目前,全县54个宗教活动场所共设立宗教人士自我发展基金61万元。已有6名宗教人士利用所在活动场所提供的自我发展基金从事生活用品销售、食品加工和种养植等经营活动。
勤劳的人能靠双手致富
当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带领村上的信教群众发家致富时,阜康市城关镇维民村清真寺的伊玛目、30岁的艾山江·艾里也已信心满怀地踏上了勤劳致富之路。
艾山江·艾里4年前来到维民村清真寺时,全靠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和信教群众的供养,日子过得紧巴巴。
“我有双手的,这么年轻,为什么要这样过日子?”艾山江·艾里问自己,“我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怎么给大家当表率?”
一次到市里开会,当听说专门出台了政策支持宗教人士致富后,艾沙江·艾里决定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他申请了20万元养殖贷款,维民村春天合作社给他提供1000平米的圈棚无偿使用。
33头育肥牛、10头奶牛、50多只羊,艾沙江·艾里和一位拿到征地补偿款的村民一起合作,通过养殖勤劳致富。
按照艾山江·艾里的计划,不仅要自己致富,还要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他打算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有意合作创业的村民加入,一起挣钱。
投资230多万元成立' howImage('stock','2_000061',this,event,'1770') 农产品(' 000061,' 股吧)加工合作社,进行油料加工,是奇台县奇台镇皇渠沿清真寺46岁的伊玛目夏依马尔旦·麦敏第二次创业。夏依马尔旦·麦敏以前一直从事畜牧养殖,是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他发挥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扶持周边20多户养殖户发展奶牛养殖,资金、技术。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要自己身体力行。”这是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三工湖村清真寺阿訇' target='_blank' >杨杰说的话,“真主喜欢勤劳、实干的穆斯林”。杨杰开过文具店、炒过股、种过地,靠着勤劳成为村子里第一个买上小汽车的人。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像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艾山江·艾里、夏依马尔旦·麦敏、杨杰这样靠着自己勤劳双手而致富宗教人士还有很多。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促使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宗教人士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积极引导,打破过去收入主要依靠教民供养的传统,依靠自身创业致富。他们学习国家政策,学习经济、' 法律、科学技术等现代知识,涌现出一批开上小汽车、住上小洋房、熟练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现代化宗教人士。
宗教人士们纷纷表示,自己致富的同时也是向信教群众树立榜样,希望带动信教群众转变观念、依靠自身努力过上了好日子。
呼图壁县雀尔沟镇西沟村清真寺伊玛目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讲述自己的创业史。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天山网呼图壁讯(记者庞雪芳报道)9月10日,在呼图壁县雀尔沟镇西沟村,村民达汗·切亚孜丹来到了伊玛目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的家里,与他商量倒卖牛羊的事情。
与很多村民一样,达汗·切亚孜丹在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的帮助下,从一名只会放牧的牧民,变成了一间移动餐厅的小老板。牧民迁移时,他的餐厅就成了牧民举办聚会的场所。生意好时,一年可以收入5万多元,淡季也有3、4万的收入。
“一开始我不敢、也不知道怎么做生意。不过,我们的伊玛目是个能干、聪明的生意人,他眼界开阔、知识面广。在他的帮助下,很多村民都慢慢富起来了。”说起这位伊玛目,达汗·切亚孜丹树着大拇指不停夸赞。
伊玛目做生意带头致富
33岁的伊玛目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算得上是雀儿沟村的大户人家,除了倒卖牛羊、跑运输,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还有自己的农家乐,如今,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已有了50万元的资产。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06年刚到雀儿沟村当上清真寺伊玛目时,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是一贫如洗。那时,村上的年轻人无所事事的很多,喝酒、打架斗殴、偷东西,大部分村民日子过得都不好。
头脑灵活的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瞅准了村民的羊毛、山羊绒卖不出去的商机,开始倒卖羊毛、山羊绒,之后又开始贩卖牛羊。就这样,他慢慢地攒了钱,买了货车,生意越做越大。
伊玛目带头做生意,忙着挣钱,起初信教群众都不理解,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结合《圣训》说,“伊斯兰教鼓励勤劳致富”闲着的人士挣不到钱的。
2011年,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的家境渐渐好转,这时,他又相中了闲置的村委会旧屋,考虑着为村里建一个能举办宴会等活动的场所。他向银行贷款3万元,并向朋友借了2万元,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筹备农家乐让他们一家再次一无所有。不过那一年,靠着这家农家乐,为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一家带来了3万元的收入。
“勤劳的人,可以致富。很多村民看到了我的致富之路,主动找我帮忙,他们正在慢慢富起来,这正是我最初的期望。”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说。
在这位年轻伊玛目的带领下,年轻人们也开始忙着挣钱,倒卖牛羊、开车跑运输。平时大家都忙着挣钱,周五的主麻礼拜,他给大家讲宗教知识,讲如何勤劳致富。
据悉,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呼图壁县大力推行“宗教人士自我发展资金”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宗教人士从事牛羊育肥、粮油代销等经营活动,实现了宗教人士生活“自给自足”。
制定出台《呼图壁县宗教人士自我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具体规定资金的使用原则以及申请、受理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目前,全县54个宗教活动场所共设立宗教人士自我发展基金61万元。已有6名宗教人士利用所在活动场所提供的自我发展基金从事生活用品销售、食品加工和种养植等经营活动。
勤劳的人能靠双手致富
当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带领村上的信教群众发家致富时,阜康市城关镇维民村清真寺的伊玛目、30岁的艾山江·艾里也已信心满怀地踏上了勤劳致富之路。
艾山江·艾里4年前来到维民村清真寺时,全靠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和信教群众的供养,日子过得紧巴巴。
“我有双手的,这么年轻,为什么要这样过日子?”艾山江·艾里问自己,“我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怎么给大家当表率?”
一次到市里开会,当听说专门出台了政策支持宗教人士致富后,艾沙江·艾里决定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他申请了20万元养殖贷款,维民村春天合作社给他提供1000平米的圈棚无偿使用。
33头育肥牛、10头奶牛、50多只羊,艾沙江·艾里和一位拿到征地补偿款的村民一起合作,通过养殖勤劳致富。
按照艾山江·艾里的计划,不仅要自己致富,还要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他打算明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有意合作创业的村民加入,一起挣钱。
投资230多万元成立农产品加工合作社,进行油料加工,是奇台县奇台镇皇渠沿清真寺46岁的伊玛目夏依马尔旦·麦敏第二次创业。夏依马尔旦·麦敏以前一直从事畜牧养殖,是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他发挥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扶持周边20多户养殖户发展奶牛养殖,资金、技术。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要自己身体力行。”这是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三工湖村清真寺阿訇杨杰说的话,“真主喜欢勤劳、实干的穆斯林”。杨杰开过文具店、炒过股、种过地,靠着勤劳成为村子里第一个买上小汽车的人。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像沙达提汗·阿孜木别克、艾山江·艾里、夏依马尔旦·麦敏、杨杰这样靠着自己勤劳双手而致富宗教人士还有很多。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促使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宗教人士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积极引导,打破过去收入主要依靠教民供养的传统,依靠自身创业致富。他们学习国家政策,学习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现代知识,涌现出一批开上小汽车、住上小洋房、熟练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现代化宗教人士。
宗教人士们纷纷表示,自己致富的同时也是向信教群众树立榜样,希望带动信教群众转变观念、依靠自身努力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