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通过对长春部分白领的“十一”计划进行个案采访,本报遴选出几个典型样本。此外,记者从途牛旅游网(博客,微博)、智联招聘等方面的最新相关调查了解到,人们对于长假的安排多种多样,其中,外出旅游、聚会探亲、购物、参加婚礼随份子等成为长假预算中花销最大的几个方面。
样本1
近途旅游预算超5000元
“十一”假期,周女士和老公两人选择近途旅游。“太远的地方时间不太允许,而且假期安排太紧凑的话玩儿得也累。热门景区景点不考虑,不想被堵在路上、挤在景区里。”周女士告诉记者,经过筛选,她和老公选择的是葫芦岛4天3晚的自助游,为了保证旅游品质,预算侧重在食宿,为了避免路上被堵,不考虑自驾游。这次近途旅游,预算超过5000元。长假另外3天时间逛逛街、看看电影,在家休整。此外,由于亲朋好友中近期结婚生子的比较多,一并纳入预算中。
预算账本(1万元):
往返路费:900元
住宿:1800元
餐饮费:2400元
随份子:2600元(含“十一”前一周已随出去的2200元)
逛街购物、看电影等花销:2000元
相关消息
自驾游人数环比增长400%以上
日前,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14国庆出游数据报告》显示,今年国庆出游报价较日常普遍涨幅在10%~30%。此外,自驾游预订比例增长显著,国庆出游人数环比增长400%以上。从预订情况来看,自驾游最受以家庭出游为单位的游客所青睐。行程方面,5~6天行程安排的产品最受消费者青睐。
样本2
返乡探亲预算近1.5万元
曹先生,35岁,月入7000元,打算利用“十一”跟妻子一起坐火车回老家探亲。好不容易回家探亲,走亲访友以及孝敬家里老人的花销是不能少的。此外,同学聚会、参加婚礼的预算更没有压缩空间,所以,根据以往回家探亲的经验,预算大致在1.3万~1.5万元,相当于俩月工资。
预算账本(1.3万~1.5万元):
往返路费:2000元
给家里老人的钱:5000元
给亲友准备礼物:3000元
随份子:1500元
同学聚会:1000元
其他:2000元左右
相关消息
近两成职场人借长假探亲
来自智联招聘的“十一”长假特别调查显示,近四成职场人选择在黄金周出行,借长假机会回家探亲或者外出旅游,比例分别为19%和17.5%。报告显示,与2013年的调查数据相比,今年“十一”长假选择在家休息的比例提升了4.5%,回家探亲的比例提升了4.4%。侧面反映了职场人平时工作压力较大,更希望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过节。另一方面也体现职场人整体的家庭观念有所提升。
样本3
宅在家预算2000元以内
“我就是打算在家宅着,醒了就吃,然后再躺。”在被问及“十一”假期的计划,市民乔女士回答:“如果说预算,也就是吃上花点钱吧,再或者就是带孩子去看场电影,去商场、儿童乐园溜达溜达。”乔女士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平时太累了,自从儿子换了校区之后,因为学校远,要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结果最近一段时间她都是在“没睡醒”的状态中度过。总算是挨到放假了,也就只想着利用假期在家好好补补觉。
预算账本(2000元以内):
逛街购物、吃饭花销随心情,家庭总预算2000元以内。
相关消息
“十一”预算有高有低
关于“十一”预算,9月29日,记者采访到的几个样本以及不同渠道发布的调查情况千差万别,有的预算在几百元,有的则高达上万元甚至更多。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在“十一”预算方面,65%的职场人预算控制在千元以内。其中,35.6%的职场人预算控制在500元以内,这部分预算主要是用在聚餐和基本生活采购上。近三成职场人的预算将在500~1000元之间,预算在1000~3000元之间的比例为两成。3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14.5%。
专家建议
“十一”预算 应“量身定制”
“中国人有个基本的观念就是"穷家富路",在旅游时多花很多钱,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非常注重休假中的感受,因此,不能用常态的消费状态去衡量长假消费。”' target='_blank'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付诚认为,人们的度假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每个人最为合理的度假方式应该是“量身定制”,而非简单复制的。
“十一作为一年当中唯一一个真正适合出游的长假期,对于更多的城市居民、职场人士来说,首先是安排"十一"干什么,然后是相应预算的问题,而不是先做预算,再决定干什么。”著名旅游专家、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9月29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关于旅游,一般是一年做一个预算,仅仅针对"十一"黄金周而言,大家选择度假的方式不同,无所谓预算高低的问题,也无法区分出怎样的度假方式更为合理。关键是要在具体的安排上,可以有一些省钱门道。比如一些景点对通过网上预订的人群会开设特别通道,或者在某个时段推出特价优惠等。建议在出行前多关注一些包括主要旅游目的地的优惠政策等信息。”刘思敏说。长假在即,外出旅游、聚会、探亲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花钱。智联招聘职业顾问同样表示,职场人在安排自己的“十一”安排和预算时要量入而出,别因为“奢侈”的长假而造成自己的“财政赤字”,节后过上苦日子。
本报记者 黄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