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人生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的最大难关,“一年堪比十年”。
“谷歌搜索从.cn搬到了.com.hk”事件以及发生在上海的代理商风波,让这家搜索服务巨头在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新年伊始,谷歌发出了新的信号—“谷歌对于中国市场十分重视”。
“谷歌要回来了?”
“谷歌中国的运营团队和人员都没离开,也谈不上回来。”刘允却是这样认为。据他介绍,谷歌2010年的营收十分不错。
谷歌中国,变还是没变?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谷歌在中国很好,虽然我们经历了一番风雨。” 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说道。
1月18日下午,出现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的刘允笑容朗朗,还和时代周报记者开起了玩笑:“把我的第一次就交给了你。”的确,这是刘允来到谷歌三年后第一次正式接受平面纸媒的专访。
刘允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在谷歌一直很低调,在谷歌中国惊涛骇浪的2010年,尤其如此。
在与时代周报独家对话的一个半小时内,刘允侃侃而谈,首次披露了“谷歌搜索从.cn搬到.cim.hk”之际所承担的巨大压力和内心体验,也首次开口谈到了去年发生在上海的代理商风波。
在刘允的带领下,谷歌中国经历了一番血与火的考验。现在,在变与不变之间,谷歌中国正欲展翅。
“重回中国”?今年1月初,谷歌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帕特里克·皮切特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谷歌对于中国市场十分重视。
时值谷歌搜索引擎离开中国内地市场一年,这一消息在随后的传播中,被刻意解读为“谷歌正考虑重返中国内地”。 谷歌在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是焦点,这一消息立刻引发了网民的关注,随便搜索一下" 微博,最近每天都有网友在问:“谷歌何时回来?”
对这样的问题,刘允很坦然:“谷歌中国的运营团队和人员都没离开,也谈不上回来。所谓离开,是指.cn的域名离开了。”谈及去年沸沸扬扬的“谷歌离开中国”事件,刘允是这么概括的:“中国有中国的监管环境,而Google说"搜索结果我们不希望过滤",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短期内把搜索放到google.com.hk上。”
刘允强调,目前谷歌在香港的网站上面专门为中国内地网民设计了展示的空间,是简体中文页面,“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服务中国内地用户。”
“谷歌CFO讲话的原文我看了,谷歌并没有改变立场,她说,如果一个事情发生了,如果在搜索引擎上搜不到,这是不正常的。”" 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洪波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谷歌暂时还是无法回来。”
使用谷歌搜索的网民仍有很多,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使用谷歌搜索有时是一件费劲的事,但来自中国内地的流量仍很大。具体的流量数据,刘允说谷歌有统计,但不方便透露,他只强调:“我的感受是,还有这么多网民跟着我们,我内心很感激。”
刘允的20102010年,是刘允人生中最大的难关,虽然“一年堪比十年”,但他挺了过来。
2010年1月13日, Google高级副总裁、公司发展兼首席" 法律顾问David Drummond在Google官方" 博客提到“我们不得不关闭Google.cn,并有可能关闭我们设在中国的办公部门”。
此话一出,立刻惊涛骇浪,谷歌中国成了风暴中心。刘允也是13日那天才知道这一变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船在航行中,出状况了,团队几百号人,这是第一需要考虑的。”刘允一方面要和总部时刻沟通,考虑最佳的下一步方案;另一方面,谷歌中国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的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我开始要为员工的未来而担心,想结婚买房的员工还敢不敢买房了?因为这件事情和员工的个人生活、家庭都联系了起来,甚至很多员工的家长都来问我,谷歌中国未来到底会如何?我的责任真是太大了。”
“这是考验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时刻,”面对变故,刘允的态度很坚决,他自知决不能犹豫、摇摆,要稳定军心,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我从办公室里搬出来,坐在格子间里,让大家都能看到我。我很从容地继续安排会议,沟通、安排事情。虽然没有办法能明确未来到底如何,但有大家看到有这样一个领导人在,心里顿时安稳了很多。于是,整个团队继续做事。”
一位咨询分析公司的老总则向时代周报证实,2010年1月18日,他接到了谷歌代理商的电话,吸引他的公司加入谷歌的搜索广告推广计划。“说实话,我有点吃惊,我当时知道Google要离开的新闻。我询问电话中的对方,未来谷歌在中国是否有变化,对方不说太多,只说"一切正常啊"。”
但真实情况比外表看起来的还要脆弱。一位谷歌直销部门的小伙子,按照惯例继续上门服务客户,但客户打开门一看是谷歌公司的人,却大吃一惊,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你们这时不是应该呆在办公室里等着被安排吗?”
这个小伙子回来后把客户对谷歌中国的担忧和疑虑都告诉了刘允,最后小声说道:“John(刘允的英文名),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疑问。”刘允望着自己手下的员工,虽然他自己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尽管他已经知道一点未来的动向,但还不能说,他只是安抚员工。
不久之后,谷歌决定把谷歌搜索从.cn搬到.cim.hk,其他业务不变。这时,刘允又面临了沟通的挑战。
“那段时间,除了与总部做各种各样的沟通,下一步如何去做,还花了大量时间做内部沟通,谷歌中国有几百人,销售、运营、研发各部门,如何与他们讲这个变化,让他们能够接受,能够留下来,然后是对外,从代理商、大的广告主到中小广告主,他们应该怎样准确地得到信息,一定要亲力亲为地去沟通。”应对变化,谷歌中国这时已经准备了足够的文字材料,发过去就可以了,但刘允坚持要当面沟通。
“我直接飞过去,面对面地说一遍,虽然说的内容,对方早就已经知道了,但对方看到谷歌中国如此重视,就舒服多了。”刘允称很多代理商的CEO被他的举动感动,“这个节骨眼上,还能飞到当地去见他们。”
面对来自谷歌的诚恳,代理商团队稳定了。
“业务的增长,就是这么一点点来的,不弃不舍做起来。”回顾这一年来的变化,刘允说自己的内心更多的是感激。
1月7日是刘允加盟谷歌三周年的日子,他记得非常清楚,加盟谷歌是刘允人生中的一个大的转折。
此前六年,刘允一直担任SK电讯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身材高大,穿着、言行一丝不苟的刘允,更像是一个传统的" 电信人,对于他加盟谷歌,曾有行业内人士表示不解,认为刘允未必适应得了谷歌的文化。
与在SK电讯时相比,这次采访时所见到的刘允已经有了很多“谷歌味道”,非常的开放、随和,而在谷歌中国日常办公时,刘允也经常有双肩背包、牛仔裤、运动鞋的时刻。
一方面向谷歌文化靠近,另一面,当谷歌中国面临如此大的变化之际,刘允身上那些传统电信行业所赋予的沉稳、忍耐也在发挥作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忍耐,最需要的是做实事。”
“我很敬佩留在谷歌中国的人,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仍在开展工作,招聘、市场计划仍在推进,这是很困难的。谷歌在中国面临的形势,让这些工作变得更困难。”洪波如此说道。
谷歌的2011:用实力说话2010年,谷歌在中国的业绩,无疑是谷歌实力的证明,也是刘允一年来的心血所系。“不用多讲,结果做出来再说。”刘允的话在业绩面前得到印证。
事实上,这也是谷歌CFO所提到的“对中国市场重视”的根本原因。用实力说话,用实力让美国总部认可。在刘允的带领下,尽管艰难,但谷歌中国做到了。
谷歌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大大超出了总部的预期,实力,不仅是谷歌中国的,也是中国市场的。
这一年里,针对谷歌中国的各种猜测和疑问,多到不可胜数,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谷歌中国还有人做事吗?但这是在这样的疑问中,谷歌中国不仅坚持,而且还取得了业绩的增长。
谷歌2010年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收入每季度都会增长。“谷歌90%以上的收入来自广告,有搜索广告,有来自联盟的广告。过去四个季度里,国内、国际业务都有增长。其中,为中国企业做出口式的营销,这部分业务增长很快。” 刘允说道。
2011年,谷歌中国已确定将出口业务、展示广告、移动三部分业务作为重点。刘允谈到,出口业务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自明,此外,谷歌中国还将重点推动展示广告业务的增长,并进一步加强广告的精准性。在移动方面,谷歌中国一方面将借助Android平台推动移动互联网市场进步。另外,刘允强调,谷歌中国今年的重点还将放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广告平台领域。
去年,华东七家代理商与谷歌中国发生的纠纷,目前已经回到理智和法律的轨道上,谷歌中国还将继续与代理商更紧密的合作。
“谷歌对2010年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满意,2011年,谷歌会寻求更大的发展。” 刘允说道。
不可否认,谷歌是中国出口企业绕不开的,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点不会改变。但关键问题是,在中国市场,搜索引擎移到了香港,直接导致其用户数下降,用户的体验会变差,国内用户的流失不可避免。”洪波说道,“这是谷歌中国不可避免的挑战。”
事实上,全球化越来越高的时代,“谷歌和中国,是互相需要的。”在洪波看来,“谷歌与政府间的沟通还会继续,谷歌搜索以某种形式回到中国,在双方都让步的情况下,重新回来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这种结果,双方都受益。”
“谷歌中国在总部是否被重视,谷歌中国下一步的发展,这些仍需要刘允与总部去沟通,去争取,”Frost 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认为,“谷歌中国下一步的挑战仍很大,比如研发方面,谷歌中国对Android的支持并不够。”
在风雨激荡的2010年,谷歌中国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因为它是谷歌,人们的期望更高。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刘允在回顾陷入沉思之际,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我们有时会在脑海中设想,如果谷歌重新进入中国,重新来过,我们会如何做?我们应该避免哪些失误,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当时代周报记者再想追问,刘允只是一笑,不再多言。而采访时间恰好结束。
独家对话刘允:谷歌中国生存术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我现在绝对笑得出来,你让我怎么笑,我就怎么笑。”面对时代周报摄影记者的要求,刘允非常配合,心情也非常好。
这一年走来,谷歌中国非常艰难,但刘允更对谷歌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时代周报:传言中“谷歌将重回中国”,是这样吗?
刘允:运营的团队和人没离开,也谈不上回来。所谓离开,是指域名离开了.cn。中国有中国的监管环境,而Google说搜索结果我们不希望过滤,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短期间内把搜索放到google.com.hk上。有时可以上得去,有时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以这种方式服务中国网民。另外,我们.cn上还有一些产品,如音乐搜索、翻译、购物搜索、产品搜索等。这些没有争议。
有不同看法的,在短期内达不到好的共识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放到.hk上,这样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网民即使不方便,也仍会使用。目前这个决定已经做了,谈不上改变。至于这个时间会有多久,我们也拭目以待。
时代周报:您在谷歌三年,一直非常低调,去年尤其如此,这次为何开始约见媒体,谷歌是否要有一些变化?
刘允:2010年,谷歌对在中国的业绩、发展非常满意,2011年就会寻求更大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2010年满意,2011年做得更好。前段时间,很自然地相对低调,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忍耐,最需要的是做实事。要稳定住局面,让用户、客户、让团队,让中国的谷歌人能非常非常稳定地发展。
作为一个领导者,像一个船上,突然在大海上遇到了暴风雨,突然与总部失去了某种联系的方式,这个船长第一要做的是,保护船上所有人的安全,然后再去寻求靠岸的地方,再调整航线、调整目标,就在做这样的事情。这个时候,个人形象、团队的宣传,都不重要。
时代周报:谷歌在中国这么大的变化,您的感受是什么?
刘允:作为在跨国企业工作的职业经理人,这个是自然的。在各种情况下,必须要带领团队走出这个状况。别人认为我很不幸,但我认为,我很幸运,我碰到了,经历了,而且结果是让我非常自豪的,我觉得得到的比我失去的要多,我也没有失去什么,
事实胜于雄辩,不要讲什么,把结果带出来,我们的业绩摆在那里,可以透露一点,2010年,外界都认为我们离开了,还有人做事吗?但事实上,这个中国的团队,在踏踏实实地为用户、为客户、为广告主服务,让他们有更好的广告回报。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当前途不一定很明朗,未来还没有明确之时,下一步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一段时间有非常大的沉重感。
时代周报:谷歌在中国已经有了不错的业绩,下一步有何计划?
刘允:现在,这个时间到了,谷歌要主动给大家一些新的感知。告诉大家,谷歌在中国很好。我们经历了一番风雨,非但没有折羽,我们的羽毛反而更丰满了。对我们职场人来说,我们的确很幸运了。在去年那种压力下,谷歌中国团队在这种状况下仍精力集中,做业务,把业务推起来。每季度都有增长,这非常不容易。
我去形容谷歌的时候,永远用这四个字:创新、服务,这是融入谷歌人血液里的。在谷歌变化之际,我们仍坚持服务。
时代周报:去年上海代理商与谷歌之间有了冲突,关于解约一事,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允:谷歌的渠道建设在中国已有三四年历史,已经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对业务的发展也是需要反思的,尤其是去年谷歌遇到那么大的波折之际。而我们做出的反思就是中止其中七家代理商的和约,这是基于战略的决策,是个很简单的商务决策,但由于某种因素的考量,让这些代理商们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包括冲击办公室,做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宣传,等等。
谷歌采取的容忍、宽容,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等冷静下来,解决问题。现在还有十几家代理商与谷歌很好地合作。在这种状况压力下,既要解决问题,还要让业务发展。这是去年面对代理商问题时的做法。最后还是回归理智和法律的正常渠道,去解决问题。
时代周报:谷歌在中国的变化如此之大,未来谷歌将如何发展?
刘允:谷歌的价值不能仅以搜索引擎来衡量,我们继续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扮演我们该扮演的角色,继续在全球互联网行业有自己的责任,Android产品很受用户喜爱。
2011年的重点一是海外出口广告,有相当大的占比,另一类是展示广告,还有移动广告,手机广告更精准,今年谷歌会帮助广告主提供更接近目标受众的机会。
时代周报:由于离开了中国大陆,据第三方数据,在中国搜索市场,谷歌的市场份额在下降,对此,您怎么看?
刘允:市场占有率,我们也在乎,这些数据我们也读,但我们只是读读而己,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我们更不应该追求市场占有率了,我们希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更好的使用。在产品上,我们不会变,不会因为离开大陆而改变,之前我们也是这样。既然决定已经做出了,我们还是回到最基本的层面,把产品做好,再推一些新东西出来,让喜爱我们的用户更热爱我们。这才是公司高层应该关注的。外界的数据、第三方的看法,我们也看,但只是参考。我们自己清楚哪里做得不够好,我们把它做得更好,哪些产品能够增加用户粘合度,我们就去做那些。
时代周报:您从SK电讯加盟谷歌,为何有此选择?在这一年的风雨里,您是否后悔过?
刘允:我是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当我爬上山顶,我不是回首一望众山小,而是看到前面还有更高的山。现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赢得大家的尊重。这也是我来到谷歌的原因,学习新的东西。
我现在心态很轻松,工作需要,我可以以CEO身份去传递一些东西,其它时间,我很看重自己的私人空间,可以带着朋友到处去,而不被人认出来。如果在市场上,大家都知道谷歌,知道我们的产品,知道安卓,就成,我个人还可以拿个小板凳坐在摊子上吃碗面,没人知道我是谷歌在中国的头儿,这种状态最好。
1月13日,这件事出来之后,我可以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我有很多选择,可以做很多事,但我想的是先稳定团队,带领大家,虽然这一年来,对我的负面评价很多,但那又如何,如果有一些人要受些委屈,要牺牲,那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