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岁末时。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关心的莫过于年终奖了,公司的年终奖会怎么样呢?“公司今年效益尚可,估计今年会和往年一样有2—5万元的年终奖,是不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就不好说了。”一位跨国公司员工这样向记者表示。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跨国公司挣扎于赢利与亏损之间,能发到像样的年终奖已属不易。
几家欢乐
临近岁末,传来高盛要以股票 形式向其高管发放年终奖的消息。这让沸腾多时的华尔街高管高薪和巨额花红问题稍稍平静了一些。据分析,这是高盛以具体行动平息公众对银行高管薪酬愤怒的一种表示。据了解,高盛管理委员会的30名成员将以股票 形式获得他们2009年全年的奖金,同时他们必须持有这些股票 满5年。和很多还在金融危机泥潭中挣扎的跨国公司不同,高盛借助于自身投行的优势,利润不降反升,迅速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霾,许多雇员很可能在下月收获一笔丰厚奖金,这使得该行成为众多股东关注的对象。为平息金融危机以来公众对高管高薪和巨额奖金的愤怒,高盛近日宣布,计划今年不考虑向其排名前30位的高管发放现金奖金,并让股东就薪酬问题投票。
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Blankfein)说,“这些措施……反映了我们在5月份股东大会上制定的薪酬原则。”
事实上,一年来关于华尔街薪酬和花红的说法几乎没断过。
“把你们那些不该拿的奖金都退回来,现在就退!”这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在瑞银(UBS)的一次股东大会上,一名老股东跳到台上,对着瑞银的高管们咆哮时的情景。
当时,金融危机爆发,不少公司身陷危机泥沼,高管们高高在上拿着巨额花红,公众情绪终于被推到愤怒的边缘。雷曼的CEO拿着天价薪酬把公司带入申请破产的“死胡同”,挨了员工的“黑拳”;美林的CEO认为是自己的努力使公司避免了更大的危机,奢望自己1000万美元的年终奖金;瑞银(UBS)被重新定义:UnitedBanditsofSwitzerland,瑞士骗子联合体;CEO有了新意思:“ChiefEmbezzlementOfficer”,首席挪用官等等。
这样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样的情景在2009年的岁末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金融危机的阴影渐渐消退,经济复苏的前景渐渐回暖。奖金、花红这样的字眼离自己究竟还有多远?跨国公司的员工们还会收到像过去一样超过年薪10%的年终奖吗?
几家愁
与发放不菲年终奖金花红的公司相比,不少跨国公司还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命运中苦苦挣扎。
众所周知的通用、福特汽车公司宣布于年底着手还债,发放年终奖的几率估计不会很高。金融危机爆发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的CEO不仅没有年终奖,还表示会接受1美元的年薪待遇。这应了奥巴马那句话:“你们财富已超百万,同时还在着手解雇工人,你们至少应该愿意作出一些牺牲吧。”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CEO们的姿态让公众的心理平衡了不少。
与此同时,包括德国、瑞典、英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相关部门都对企业高管不合理的高薪和奖金加以限制。美国的救市计划,其中一条就是取消被救助公司高管获得高额补偿金的资格。
大洋彼岸的情形又如何呢?从日本最新传来的消息显示,今年日本工薪族的年终奖金预计平均为52.5万日元(1美元约合89.94日元),与去年相比减少10%左右。日本价格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预计自己的年终奖金在“30万至50万日元之间”的比例最多,“10万至30万日元之间”位居第二,而去年排在第二的“50万至70万日元之间”今年降到第三位。此外,没有年终奖金的人也达到5.9%。今年日本工薪族的年终奖金水平出现明显下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跨国公司员工表示,对今年的年终奖金预期不是很高。
发不发
发不发年终奖?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困扰了不少经营管理者包括跨国公司的老板们。尤其是今年是在危机后的2009年。发吧,效益实在有限,不发吧,无法留住人才。
沃顿' 商学院教授南茜·罗斯巴德说:“一旦你给员工福利,再把它拿走就像是违反了双方签订的心理合约。”任何形式的福利取消或者减少都会让员工感觉到自己被辜负,从而加速人才流失。
人们总是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事实证明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能激励人们更加做好事。年终奖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员工普遍关心的年终奖这个事做好,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致力于人力资源研究的张先生表示,年终奖是一种投资,它体现的是公司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能激发员工对公司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对于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来说,不考虑福利、津贴、非现金奖励和内在回报的薪酬战略是不完整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跨国公司是实行奖励制度的,只不过不一定采用国内常用的年终奖形式。跨国公司的财务年度是从每年的6月1日开始到次年的5月31日,所以他们鲜有“中国年前”的感受。
但不少本土化味很浓的公司也会入乡随俗,采用中国国内普遍受到欢迎的年终奖形式。怎么发该怎么发放一年一度的年终奖呢?年终奖最受欢迎的形式有哪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年终奖问题上接近一半的跨国公司采用双薪制,这种方式简便易行,特别适合那些经营稳定的大公司。西方的长假是从圣诞节开始到元旦结束,老板和员工一样,多拿1—3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因为他们的工资基数高,双薪已很可观。
百胜、腾讯、DHL、NEC、汇丰银行、联合利华等公司都会为员工提供旅游相关的福利,部分公司的年度旅游会安排前往国外。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实物福利总比不上现金受欢迎。
不管多少,收到年终奖的感觉终归是温暖的,希望2009年的冬天不太冷。